所屬學科門類:經濟學
所屬一級學科:應用經濟學
所屬院系:金融管理學院
一、培養目標
我校金融學碩士研究生是培養適應我國金融領域特別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所需要的高級專業人才。具體要求如下:
1、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誠信、奮發、堅毅、守法。
2、具有堅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專業知識,并能逐步與國際化金融人才要求接軌及我
國金融發展的實踐相結合。
3、理論聯系實際,既能進行金融理論與政策的研究,又能從事金融業的實務工作,具
有開展研究、決策、業務活動的能力。
4、具有較強的外語應用和交流能力,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從事有關的金融活動,同時具
備一定的經貿、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識素養,具有多學科知識交叉應用的綜合能力。
二、學制
本專業學制為2.5年。在規定學習期間完成課程學習和通過學位論文答辯,方能畢業并獲得碩士學位證書。在規定學習期間完成課程學習,但未完成學位論文者,可申請延長學習年限,累計延長學習年限一般不超過兩年。
三、研究方向
1、國際金融
2、貨幣理論與政策
3、商業銀行經營管理
4、公司金融
5、證券投資
6、金融市場
7、金融服務貿易
8、金融風險管理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要求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必須修滿40個學分,其中公共課7個學分,學位基礎課至少14個學分,金融講座2個學分,社會實踐1學分,其他課程為選修課。學位基礎課中的高級微觀經濟學(I)、高級宏觀經濟學(I)、高級計量經濟學(I)為必修課程。具體課程安排和學分見附表。
在選修課中,金融研究方法為限選課,開課學期為第二至第三學期,研究生須從以下7個模塊中選擇一個:國際金融、貨幣理論與政策、金融市場與機構、投資學、公司金融、金融工程、風險管理與保險。
在金融講座的2個學分中,研究生必須在第三個學期結束之前參加16次講座,講座范圍主要來自金融管理學院舉辦的“思源金融論壇”,包括名家論壇系列、學術報告系列和學術沙龍系列。
五、社會實踐及科研能力的培養
要求研究生在讀期間須參加社會實踐。通過社會實踐,培養和提升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能力,同時也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社會實踐內容的考核方法依據校研究生部相關細則。
為了提高研究生學術科研能力,發揮研究生導師的研究指導作用,研究生在校期間必須在導師的指導下,從事科學研究,提高學術素養。
六、培養方式與成績考核
金融學專業研究生課程可采取講授、討論和專題研究等方式,課程成績考核由
七、學位論文
對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實施流程控制,把好論文開題、中期檢查、內部盲審、預答辯和答辯等各個關鍵環節,按照學院另行發布的碩士學位論文流程控制實施辦法嚴格執行,切實提高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