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2022級應用經濟學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設國際貿易學、產業經濟學、金融學、數量經濟學、全球經貿治理、國際發展合作六個二級學科方向。現有專任教師86人,其中有國家“百千萬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WTO教席、上海領軍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等國家與省部級稱號人才30余人次。在大國貿易戰略、國際貿易理論、服務貿易學、多邊貿易體制、國際發展合作、全球價值鏈分工與核算、產業組織與信息化安全、大宗商品貿易定價、國際商業保險、貿易指數開發、自貿試驗區等領域的研究形成鮮明的特色和顯著的優勢。近年來,承擔國家社科、自科和教育部重大課題9項,參編“馬工程”教材編寫2部,學科骨干教師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國內外權威刊物發表了大量優秀學術論文,多名學科帶頭人曾獲得“孫冶方獎”、“安子介獎”、“黃達-蒙代爾獎”等重要獎項。一批決策咨詢成果獲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批示。
一、培養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高水平、國際化、特色鮮明的應用研究型大學”辦學定位,聚焦對外經貿領域,培養具有堅定政治立場與愛國情懷,具備良好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和實踐創新能力,熟悉國際經貿規則和擁有寬廣國際視野,系統掌握學科方法論、熟練運用理論創新成果和跨文化溝通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性、應用型國際經貿高端人才。
本學科畢業生適于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獨立開展經濟學教學、科研工作,也適于在政府管理部門和各類大、中型外經貿企事業單位從事高級經營管理活動。
二、研究方向
國際貿易學
產業經濟學
金融學
數量經濟學
全球經貿治理
國際發展合作
三、學習年限
普博生的基本學習年限為4年,碩博連讀生的基本學習年限為6年。博士研究生須在規定年限內修完課程并取得合格成績和相應學分,達到在學期間科研訓練與科研成果要求,完成畢業學位論文并通過正式論文答辯,方可獲得學位。
博士研究生須在規定年限內修完課程并取得合格成績和相應學分,未完成學位論文者,可申請延長學習年限,但普博生累計最長學習年限一般不超過6年,碩博連讀生累計最長學習年限一般不超過7年。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應修滿42學分,其中,學位公共、基礎課程23學分,專業必修課、選修課15學分,實習實踐2學分,專題學術報告2學分。跨一級學科招收的博士研究生應修滿48學分(增加學分結合專業要求須從選修課中選擇)。在修習規定學分所含的課程成績合格并經導師、所在學院和研究生院審核合格后,方可進行畢業學位論文答辯。
具體課程設置見附表。
五、培養步驟
1、第一年 學位公共、基礎課程 23學分
學位公共課:2門,共5學分。其中:英語3學分,政治理論課2學分。
學位基礎課:6門,共18學分。包括:高級微觀經濟學(Ⅰ、Ⅱ)、高級宏觀經濟學(Ⅰ、Ⅱ)、高級計量經濟學(Ⅰ、Ⅱ)。
2、第二年 學位必修、選修課程 15學分
學位必修和選修課程根據學科不同方向要求設置。學科不同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除所在方向必修課程外,可任意選擇其他方向的必修課程和學校在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開設的其他博士研究生課程作為選修課程。但所有修習課程中,須包括2門學科方法論課程。
(1)公共必修課:1門,科研倫理與學術規范,1學分。
(2)專業必修課程一:專業必修課程為所在學科方向的2門課程,6學分;
(3)專業必修課程二:學科方法論課程,4學分;
(4)專業選修課程:可任意選擇2門其他方向的必修課程和學校在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開設的其他博士研究生課程作為選修課程,4學分。
學位課程考試分數不得低于70分(含)。未達到此分數要求者,必須進行重修。重修兩次仍不合格者,按照學校相關規定以肄業或退學處理。其他課程考試分數及格線為60分(含)。
在攻讀本校碩士研究生階段上述必修課程成績達到85分以上的博士研究生,可以申請免修該課程。
3、第三年 實習實踐、專題學術報告與科研訓練
(1)實習實踐:2學分。博士研究生可以通過到企事業單位實習、或擔任碩士研究生課程助教的方式,完成實習實踐。企事業單位實習期限為3個月以上,須取得實習單位合格鑒定意見;擔任碩士研究生課程助教,原則上以輔導1門完整課程為準,并須取得主講教師的合格鑒定意見。未達到此項要求的博士研究生,不得進行畢業學位論文答辯。
(2)專題學術報告:2學分。博士研究生在入學后三年內的每個學期須參加至少5場學術報告。
(3)科研訓練。博士研究生在學期間須完成相應的科研訓練,并取得科研成果,具體要求見《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博士研究生在學期間科研訓練與科研成果要求規定》。在學期間未完成此項要求的博士研究生,不得進行畢業學位論文答辯。
4、第四年 畢業學位論文寫作與答辯
(1)博士研究生應在入學后的第三年內完成畢業學位論文選題、開題,提交符合規范要求的研究計劃,并通過學院組織的選題、開題答辯;兩次選題、開題答辯不合格者,以延期學制一年處理。
(2)博士研究生的畢業學位論文在提交正式答辯前,須進行預答辯。未進行預答辯或預答辯不合格者,不得進行正式的畢業學位論文答辯。
(3)博士研究生的畢業學位論文在提交正式答辯前,須送由3名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進行評審,其中至少有2名為校外專家,并至少有2名為正高級職稱專家。
(4)博士生畢業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須有5位及以上高級職稱專家組成,其中校外專家一般為3人以上。答辯委員會須有4人為正高級職稱專家或博士生導師。
六、畢業學位論文
博士研究生畢業學位論文必須是學位申請者本人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研究成果。畢業學位論文要求政治立場正確、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學術觀點和結論、方法上有一定的創新性,邏輯嚴謹、格式規范、數據可靠。畢業學位論文應符合學術道德規范,嚴禁抄襲和剽竊他人學術成果。畢業學位論文一般應使用中文撰寫。
博士研究生未經答辯委員會通過畢業學位論文并認定合格者,不得申請學位。
七、博士學位申請
博士研究生修滿規定的課程取得規定學分,完成實習實踐和科研訓練取得合格鑒定,通過畢業學位論文答辯者,可向學校學位委員會申請博士學位。
八、資助和獎勵
1、為支持博士研究生完成正常學業和進行高質量學術研究,學校按照國家規定向每位博士研究生提供獎學金與必要的生活補助。
2、優秀博士研究生獎學金。經博士生本人申請和導師審核,并由學校組織專門審核委員會評定,學校向一、二年級博士研究生學業成績優秀者提供優秀博士生獎學金。
3、博士研究生可申請創新科研基金。博士研究生可向研究生院或所在院系申請、并通過專家評審獲得創新科研基金立項。
4、學校可提供助教和助研崗位補助。學校向學業成績優秀且擔任碩士研究生課程助教,或參與學校、導師科研項目的博士研究生提供崗位補助。
九、退學、開除學籍或肄業
1、對于政治立場錯誤或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或嚴重違反校紀校規,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在讀博士研究生,學校根據相關規定予以退學或開除學籍處理。
2、對于未能達到各項學業和畢業學位論文水平考核要求,并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按學校相關規定辦理退學或作肄業處理。
類別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學 期 | 學位點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學位 公共課 | 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 34 | 2 | √ |
|
|
|
|
|
|
|
|
外語(專業外語) | 51 | 3 | √ |
|
|
|
|
|
|
|
| |
公共必修課 | 科研倫理與學術規范 | 17 | 1 |
|
|
| √ |
|
|
|
|
|
學位基礎課 | 高級微觀經濟學Ⅰ、Ⅱ | 102 | 6 | √ | √ |
|
|
|
|
|
|
|
高級宏觀經濟學Ⅰ、Ⅱ | 102 | 6 | √ | √ |
|
|
|
|
|
|
| |
高級計量經濟學Ⅰ、Ⅱ | 102 | 6 | √ | √ |
|
|
|
|
|
|
| |
專業必修課 (6學分) | 高級國際貿易理論 | 51 | 3 |
|
| √ |
|
|
|
|
| 國際貿易學 |
國際經貿前沿專題 | 51 | 3 |
|
|
| √ |
|
|
|
| ||
公司金融理論與實證 | 51 | 3 |
|
| √ |
|
|
|
|
| 金融學 | |
高級宏觀金融理論與實證 | 51 | 3 |
|
|
| √ |
|
|
|
| ||
產業組織理論與實證 | 51 | 3 |
|
| √ |
|
|
|
|
| 產業經濟學 | |
產業結構與產業政策 | 51 | 3 |
|
|
| √ |
|
|
|
| ||
數量經濟學理論與方法 | 51 | 3 |
|
| √ |
|
|
|
|
| 數量經濟學 | |
數量經濟學前沿專題 | 51 | 3 |
|
|
| √ |
|
|
|
| ||
國際發展學 | 51 | 3 |
|
| √ |
|
|
|
|
| 國際發展合作 | |
發展經濟學 | 51 | 3 |
|
|
| √ |
|
|
|
| ||
專業選修課 (4學分) | 高級政治經濟學 | 34 | 2 |
|
| √ |
|
|
|
|
| 應用經濟學所有專業選修課 |
跨國公司與國際直接投資理論 | 34 | 2 |
|
|
| √ |
|
|
|
| ||
資產定價理論與實證(金融學專業限選) | 34 | 2 |
|
| √ |
|
|
|
|
| ||
金融前沿問題研究 | 34 | 2 |
|
|
| √ |
|
|
|
| ||
產業經濟綜合專題 | 34 | 2 |
|
|
| √ |
|
|
|
| ||
經濟數據挖掘與量化研究 | 34 | 2 |
|
|
| √ |
|
|
|
| ||
WTO與區域貿易協定專題 | 34 | 2 |
|
| √ |
|
|
|
|
| ||
國際經貿治理專題 | 34 | 2 |
|
|
| √ |
|
|
|
| ||
全球貿易政策分析 | 34 | 2 |
|
| √ |
|
|
|
|
| ||
國際發展融資前沿 | 34 | 2 |
|
|
| √ |
|
|
|
| ||
經濟思想史 | 34 | 2 |
|
|
| √ |
|
|
|
| ||
微觀計量研究方法與應用專題 | 34 | 2 |
|
| √ |
|
|
|
|
| ||
應用經濟學前沿研究專題 | 34 | 2 |
|
|
| √ |
|
|
|
| ||
其他 培養環節 | 專題學術報告 |
| 2 | 第一學期-第六學期 |
| |||||||
實習實踐 |
| 2 | 第三學期-第八學期 |
| ||||||||
科研訓練 |
|
| 第三學期-第七學期 |
| ||||||||
中期考核 |
|
| 第四學期 |
| ||||||||
學位論文 |
|
| 第五學期-第八學期 |
| ||||||||
開題報告答辯 |
|
| 第五學期 |
| ||||||||
論文預答辯 |
|
| 第八學期初 |
| ||||||||
論文答辯 |
|
| 第八學期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