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交替,晝夜溫差較大,空氣干燥,人群室內活動較多,增大了流行性感冒、支原體肺炎、手足口病、諾如病毒感染等呼吸道、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風險。為增強常見病的防范意識,提高預防知識水平,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做好以下保健預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主要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具有高度傳染性。高熱、頭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癥狀較重,少數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病程一般持續1周左右。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也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以及氣溶膠的形式傳播。

易感人群
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維持的時間不長,病毒不斷發生變異,可引起反復感染發病。
預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要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觸公用物品后;盡量避免用手直接觸摸眼、口或鼻。
2、保持環境清潔通風。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定期開窗通風換氣。
3、科學佩戴口罩。可有效阻擋呼吸道飛沫傳播,前往人員密集場所時佩戴口罩等。
4、疫苗接種。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嚴重并發癥的最有效手段。
水痘
水痘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于兒童,容易在集體機構中引起暴發。水痘患者自出疹前1-2天到皰疹干燥結痂時均有傳染性。病毒可通過水痘患者咳嗽或打噴嚏在空氣中傳播,也可通過接觸水痘患者的水皰傳染。水痘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帶狀皰疹患者可傳染無免疫力的接觸者,使之感染水痘。
預防措施
1、注意消毒與清潔。對接觸水痘皰疹液的衣服、毛巾等進行消毒,且不與健康人共用。同時勤換衣被,保持皮膚清潔。
2、注意防護。勤開窗通風,與存在呼吸道癥狀的人員保持適當距離,少去空間狹小或擁擠的公共場所等。
3、如實報告,適當隔離。當出現不適癥狀時,應及時就醫,勿隱瞞病史和接觸史。
病毒感染性腹瀉
病毒感染性腹瀉是由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腸疾病,主要表現為腹瀉或嘔吐,可通過人與人接觸傳播,也可以通過食物和水傳播,傳播速度快、波及范圍廣。12月是病毒感染性腹瀉的流行季節,在學校、幼托機構、養老機構等集體單位中易發生聚集性疫情。
易感人群
諾如病毒具有全人群普遍易感的特點,各年齡段人群都可能會感染。
預防措施
1、注意手衛生。師生要做好手衛生,飯前、便后和加工食物前應正確洗手。
2、飲食飲水要衛生,食物充分加熱,定期對餐具進行消毒,在外就餐盡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產品和水產品等食物。
心腦血管疾病
寒冷的天氣引起血管收縮痙攣,使血流不暢,腦、心肌、內臟血液灌流減少,心腦血管供血供氧不足,容易突發心絞痛、心腦梗塞等。
預防措施
1、注意保暖。冬春季節最佳的保暖溫度是12-20攝氏度,有利于血管收縮。每天臨睡前泡腳可以驅除寒氣,促進新陳代謝。
2、寒冷季節最好不要出去晨練。建議在上午10時環境溫度上升后,再出去鍛煉。
3、避免猛起身,早上起床慢慢來。人在夜間睡眠時,身體各系統處于半休眠狀態。
4、洗澡不宜高水溫。洗澡前后及洗澡時環境和水溫差別太大,會使血壓波動。
5、合理飲食。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牛奶、瘦肉等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和優質蛋白的食物,宜熱飲熱食、清淡有營養。
秋冬雖然是常見病高發的季節
但只要“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就能科學防病,健康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