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院秉承“創新發展、求真務實”的精神,不斷開拓進取,已形成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齊整、科研成果豐碩、教學科研條件優越的教學、科研基地。學院的辦學宗旨是,為我國市場經濟和資本市場建設與發展提供理論研究、政策支持,為“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及將上海建設為“四個中心”提供商務管理人才。學院的人才培養定位是為跨國公司、涉外企業、國有大中型企業及金融機構等單位培養具有一定的現代經濟理論、管理理論和會計理論基礎,熟練掌握會計知識和技能,有較強英語及計算機應用能力,熟悉國際經濟貿易體系的具有良好品格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學生畢業時能夠做到熟悉國際會計準則和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并熟練掌握中國會計準則、能以英語為工具熟練從事中外各類企業的財會工作。學院設有會計學(國際會計方向)和會計學(注冊會計師方向)兩個專業方向,并正在積極籌劃開設審計學、會計學(金融會計方向)、會計學(注冊稅務師方向)等新的專業方向。會計學專業創建于1987年,多年的辦學形成了鮮明的人才培養特色。國際會計方向主干專業課程采用英語原版教材雙語授課,使學生能熟練掌握國際會計準則(IAS)和美國公認會計準則(GAAP),并能以英語從事整套財會的工作。注冊會計師方向主干專業課程直接采用中國注冊會計師考試指定教材授課,做到課堂教學內容與會計實務接軌,有效促進畢業生獲取注冊會計師從業資格,提高從業能力。
學院擁有一支以博士生導師張曉嵐教授為學科帶頭人,年齡、學歷及職稱結構合理,學術梯隊健全,具有豐富實踐教學經驗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專職教師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大部分教師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授課。近年來,學院在會計監管、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理論、國際會計比較等方面已經形成了較強的研究實力。至今,專業教師主持及參與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4項;主持及參與的省部級課題如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10多項;主持及參與上海市教委等廳局級項目20多項;發表在國家核心刊物上的相關研究論文100多篇。
學院一貫堅持“寬口徑、厚基礎、高標準”的培養模式,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辦學指導思想對學生進行培養,不斷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通過建設“會計模擬實驗室—ERP系統”和校外企業實習基地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006年會計專業學生參與用友杯第二屆全國大學生ERP沙盤模擬對抗賽獲全國冠軍。會計專業畢業生因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外語水平高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多年來,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和社會評價,均名列同類學科前茅。具體表現為:會計專業生源質量好,錄取分數線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持續保持較高水平;2006屆和2007屆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續達99%以上,絕大多數畢業生就業于中外會計師事務所、跨國公司、金融機構、大型國企、咨詢機構等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