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長三角對外經貿合作與語言服務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高校商務英語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教學開放日在我校長寧校區成功舉辦。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國際商務與語言服務工作委員會與我校聯合主辦;我校國際商務外語學院和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承辦;由上海市外文學會、高校外語院系區域國別與語言戰略聯盟指導;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協辦。來自全國各地的150余名專家、學者和教師代表參與。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沈藝,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副會長鄭樑,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外事處處長陳江,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國際商務與語言服務工作委員會會長王立非,上海市國際貿易學會會長黃建忠以及光明食品集團和華誼集團的代表等出席活動。國際商務外語學院院長張蔚磊教授主持開幕式環節。
沈藝首先代表學校致辭。她指出,本次會議旨在深化長三角商務外語教育改革、促進優質教育資源融合共生,實現區域內商務外語教育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高位發展,全面服務長三角經濟和社會發展,促進商務語言服務領域的協同發展。
鄭樑在致辭中指出,長三角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是國家現代化建設與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平臺。在這一關鍵區域成立國際商務與語言服務專家指導委員會,不僅契合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更是推動語言服務智慧化、產業化與國際貿易深度融合的重要舉措。
王立非在致辭中強調,專業建設一定要打通校企、校際甚至國際資源的協同合作,建議聯合企業、依托企業把課堂搬進企業,把企業請進課堂,加大與企業和行業相互的交流、相互的合作和協同育人的力度,也要邀請企業定期發布真實的項目需求,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建設圍繞項目建設團隊,從商業計劃書到跨境路演的全程實戰來提升我們學生的能力。
會議的第二個環節為長三角國際商務與語言服務專家委員會成立儀式。沈藝、王立非、陳江、華誼集團人事行政中心總監孫愛英、光明食品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劉玨共同按下啟動鍵。鄭樑和王立非為首屆專家指導委員會顧問、主任、副主任、常務理事代表等頒發聘書。
會議的第三個環節為“上海市地理標志產品國際傳播中心”揭牌儀式。陳江發表致辭。他指出,推動地理標志產品“走出去”,是國家的重要戰略部署,也是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由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外事處與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務外語學院攜手共建的“上海市地理標志產品國際傳播中心”正式成立,恰逢其時,意義深遠。此舉正是整合政校資源、匯聚各方智慧,共同服務國家戰略、服務上海發展的創新實踐和有力舉措。
沈藝、陳江、鄭樑、張蔚磊共同為“上海市地理標志產品國際傳播中心”揭牌。
大會的第四個環節為主旨報告。國家語言服務出口基地主任、北京語言大學英語和高級翻譯學院王立非教授作了題為“語言密集型崗位人才需求分析與建議”的報告,由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竇心浩教授主持;上海市國際貿易學會會長黃建忠教授作了“企業出海戰略下的人才培養創新”報告,由南京財經大學陳芙蓉教授主持;浙江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李丹弟教授作了題為“數字經濟時代商務外語課程體系重構與教學改革”的報告,由揚州大學高彬教授主持;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務外語學院院長張蔚磊教授作了題為“商務外語人才能力標準研制”的報告,并舉行了《商務外語人才能力標準》新書發布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編輯王新文主持。
王立非教授指出,語言密集型崗位存在兩類市場需求:一是“一帶一路”語言人才,需精通沿線國家語言,具備中英雙語能力和特定領域專業知識,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二是語言科技人才,掌握自然語言處理、語言大數據等技術,推動語言創新與數字中國發展。對此,高校應增設語言科技專業,強化“小語種+外貿”融合教學;企業應完善人才晉升體系,政府需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共同促進人才培養與就業。
黃建忠教授指出,在中美博弈與全球化轉型背景下,中國企業出海面臨核心人才短缺的瓶頸。他建議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科教融合培育科技創新與管理人才,以產教融合培養產業經營與技術應用人才。同時,應建立多元化市場與供應鏈機制,應對各類系統性風險,重點培養具備全球勝任力的高端復合型人才,以支撐企業國際化戰略。
李丹弟教授在報告中指出,在數字經濟發展與全球經濟格局變革背景下,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對商務外語人才提出更高、更復合型的要求,亟需重構課程體系并推進教學改革。他強調,商務外語教育應主動對接國家戰略與區域經濟發展,通過深化產教融合、匯聚行業資源,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的有效銜接,以更好服務于經濟高質量發展對高素質語言人才的需求。
張蔚磊教授在其主旨報告中指出,商務外語人才能力標準研究旨在構建一個科學、動態且開放的能力指標體系。該標準主要貢獻包括:依據國家相關標準界定了商務外語人才應具備的五大能力,搭建了對應的理論框架與能力模型,并設計了配套的指標體系。研究通過比較分析國內外權威描述語,首次編制出我國商務外語人才能力量表,具有重要創新意義。
大會的第五個環節為國際商務與語言服務院長圓桌論壇。該論壇設置了三個主題沙龍,十多位來自長三角地區高校的外國語學院院長、系主任圍繞企業出海戰略下的語言服務需求與人才培養創新、跨境電商發展與語言服務人才培養、人工智能技術在經貿語言服務中的應用與實踐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交流經驗,碰撞思想。企業出海戰略下的語言服務需求與人才培養創新專題,洞察企業國際化征程中語言服務的關鍵作用;跨境電商發展與語言服務人才培養專題,揭示跨境電商為語言服務行業帶來的新機遇與挑戰;人工智能技術在經貿語言服務中的應用與實踐專題,展示AI技術為語言服務注入的強勁動力,助力行業升級轉型。
此次圓桌論壇專家一致認為:商務外語從來不是一座孤島,在人工智能與大國博弈交織的時代,需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重構專業內涵,讓技術成為語言能力的放大器,讓文化洞察成為國際性,共同書寫商務英語教育的明天。
大會的第六個環節為高校商務英語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教學開放日“示范課程教學工作坊”。該環節向全國教師展示了我院2門國家一流本科課程、2門上海市重點課程、2門上海市精品課程,研討商務外語一流專業課程建設、課程思政、課堂教學方法、數智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師發展等專題,分享了在課程建設、智慧教學、產教融合等方面的先進經驗與成果,幫助全國辦有商務英語專業的高校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為提升教學質量提供了有益借鑒。該環節由國際商務外語學院副院長王玉主持。
會議最后,張蔚磊進行了總結。她指出,四大主旨報告高屋建瓴,為語言服務學科發展指明方向。院長圓桌論壇三大主題精彩紛呈。教學開放日六門示范課程,涵蓋跨境電商、商務翻譯、文學、商務日語、商務法語、跨文化商務溝通等方向,課程團隊運用前沿教學理念與技術,實現教學成果與畢業要求精準對接,為“新文科”建設提供證據支撐。本次研討會內容豐富,議程緊湊,將作為持續深化“校—企—政—研”協同網絡、共同推進語言服務學科范式的迭代升級的節點,為全球經貿治理與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具解釋力與干預力的學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