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教委發布了《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公布2025年度上海高校市級重點課程立項名單的通知》(滬教委高〔2025〕30號),我校申報的《微積分B》等15門課程獲得立項。其中,AI+課程5門、產教融合課程5門、緊缺急需人才領域課程2門、實驗實訓實踐課程3門。
我校2025年度上海高校市級重點課程立項清單
序號 | 課程名稱 | 課程申報類型 | 課程負責人 |
1 | 微積分 B | AI+課程 | 趙輝 |
2 | 數字圖像處理 | AI+課程 | 李馨蕾 |
3 | 國際貿易 | AI+課程 | 茹玉驄、張運婷 |
4 | 人力資源管理 | AI+課程 | 王莉紅 |
5 | 大學體育(花樣跳繩) | AI+課程 | 洪倩 |
6 | 跨文化溝通 | 產教融合課程 | 馬文杰 |
7 | 影視產業經營管理 | 產教融合課程 | 程鵬璠 |
8 | 智能財務共享服務 | 產教融合課程 | 馬國杰 |
9 | 融合新聞 | 產教融合課程 | 雷霖 |
10 | 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 | 產教融合課程 | 郝永林 |
11 | 國際發展學 | 緊缺急需人才領域課程 | 黃梅波 |
12 | 國際組織 | 緊缺急需人才領域課程 | 崔文星 |
13 | 基于R語言的投資與實驗 | 實驗實訓實踐課程 | 劉凌 |
14 | 審計案例 | 實驗實訓實踐課程 | 王如燕 |
15 | 數字營銷 | 實驗實訓實踐課程 | 張曉靈 |
獲得立項課程的建設周期為2年,建設起訖日期為2025年7月到2027年6月。學校將按照立項申報要求,依據申報課程的建設規劃和建設任務,切實加強對立項課程建設的管理,落實課程建設經費,做好中期檢查和驗收工作,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和目標。
課程建設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載體,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抓手。學校將緊扣“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繼續落實《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的實施意見》以及《加快建設教育強市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等要求,深度對接國家與地方、行業與產業人才結構、能力、素質需求,修訂教學大綱、優化課程體系,聚焦解決課程內容、知識結構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等問題,加快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復合人才培養模式,提升科教融合、校地融合、產教融合程度,充分發揮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核心作用,積極推動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實現人才培養適配度和社會服務貢獻度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