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學校深入貫徹、落實學風建設精神,扎實推進師生學風建設、教風建設、師德師風和學術道德建設,現將相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本科生學風建設
學校不斷豐富本科生學風建設的內容和手段,形成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機制、環境和氛圍,引領學生樹立良好的治學態度和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加強組織制度保障和日常管理。學校成立學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各學院分別成立學風建設工作小組和學風建設督查組,形成了校院兩級工作機制。制定《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風建設實施辦法》,樹立優良學風“八個提倡、八個反對”,通過《“優良學風班”評選辦法》《學風建設月實施方案》《課堂學習管理規定》等制度對學生從思想和行為上進行規范和引領。在新生中開展為期一年的“暢想我的大學”新生入學適應教育,從源頭強調學風的重要性。開展“教學質量月”和誠信考試宣傳教育活動,對學生的日常學習行為和考試行為進行監督和規范。每年組織教師和管理人員共同參與教學秩序檢查、學風建設活動等,輔導員定期走訪宿舍,深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并指導。通過學生素質綜合測評辦法評選本科生獎學金,擴大獎學金覆蓋面,加大獎勵力度。開展學風調研,關注學生深層次的思想困惑和實際問題。加強警示教育,2019年教育違紀學生12例。
加強朋輩幫扶和學風傳承。學校構建系列學習互助指導平臺,倡導學生互幫互助、共同學習。依托“學生發展中心”開展學業發展指導,聘請校內教師、校外企業高管、研究生共同為本科生開展學業輔導和咨詢,依托“易班”平臺幫助學生尋找線上線下的學習伙伴。從大二、大三在校生中選拔優秀學生擔任大一新生的“青領志愿者”,通過開展“導學、導管、導助”,傳承優良學風,幫助新生更快地適應大學學習生活。各學院也搭建了有專業特色的學習幫扶平臺,如“金融微課堂”“高數幫幫站”等,選拔學業幫扶志愿者,有針對性地開展學業幫扶活動。
加強榜樣引領和學風示范。學校充分發揮黨員、學生骨干等優秀學生群體的表率作用,開展“優良學風班”“大學生年度人物”“自強之星”“優秀學生”等評選活動,形成比學趕超的學習風氣,激勵全體學生追求卓越。2019年共評選優良學風班23個,年度人物10名,自強之星10名。2019年校自強之星依明江·亞勒昆經過評比被評為2018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加強氛圍營造和環境建設。學校制作“共建最美課堂,做最美的自己”系列海報,不斷美化學習環境。開展“學風建設月”、“早起五分鐘”、主題班會和團日等活動,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廣泛宣傳,不斷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學校圖書館通過新生季、讀書月、閱讀之星評選和閱讀排行榜等系列主題活動營造善讀勤思的學習環境。
2019年3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的通知》,通知從主體責任、培養制度、監管機制等方面對研究生培養管理過程提出明確要求。為更好地貫徹執行教育部對研究生培養的通知要求精神,進一步加強我校研究生學風建設,學校實施了一系列舉措,來引導規范研究生的學術研究行為學術道德教育,把控研究生培養質量。
營造良好學術氛圍,規范研究生學術研究行為
2019年4月-6月期間,結合校“學風建設月”活動,研究生院主辦了課程思政大講堂,由課程思政項目的負責老師圍繞學術誠信和學術規范這一主題,開展了面向全校研究生的四場專題講座。通過講座形式,向全體研究生開展學術道德和學術誠信教育,倡導學生在學術研究中樹立嚴謹踏實、力戒浮躁、堅忍不拔的學風氛圍以及追求真理、實事求是、大膽探索、傳承拓新的科學精神。
樹立正面典型,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
為充分挖掘研究生課程教師中的骨干力量和正面典型,引導學生尊師重教,研究生院舉辦了“我最喜歡的研究生課程老師”評選活動。活動通過線上海選、學院主推和學生投票的方式,推選出16名深受研究生喜愛的優秀教師予以表彰。通過這一活動,使優秀的研究生課程教師具有獲得感,在全校教師當中形成示范效應,引導全校教師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同時,在學生中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
加強教育督導工作,深入課堂開展質量監控工作
我校建立研究生教育督導制度已經3年有余。自研究生教育督導制度建立以來,研究生教育督導深入研究生培養和教學,考察研究生培養的過程管理、課堂教學、教育制度等多個過程環節,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建議。2019年度研究生教育督導深入課堂聽取研究生課堂教學299課時,形成書面聽課報告100余份,開展教育督導座談會1場,在我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形成有效監管和把控,并對實際工作改進提供了諸多有效建議。
豐富新生入學教育,制度教育和思想洗禮雙管齊下
入學是新生進入新的學習階段的全新開始,也是接受新階段教育的一個重要契機。我校一貫重視新生入學教育,力圖在新生入學伊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積極向上的拼搏意識以及遵紀守法的規則意識。面向2019級研究生新生,研究生院通過入學教育問卷的形式進行制度教育,讓學生熟悉了解課程學業等方面的各項管理制度;通過研究生院主辦,各學院承辦的方式,開展三十多場入學教育講座,從學業規劃、學術規范、學術研究方法等方面對研究生進行思想洗禮。
2019級研究生入學教育講座匯總表 | |||
序號 | 學院 | 講座名稱 | 主講人 |
1 | 工商管理學院 | 研究生相關制度文件解讀會 | 張晴晴 |
2 | “匯聚榜樣?薪火相傳” | 朱一、徐磊、李紅方、王近斐、傅佳誠、周胡非 | |
3 | 研究生科研誠信與學術實踐講座 | 戴永輝 | |
4 | “我自信,我是貿大人”--貿大校史漫談 | 金永發 | |
5 | 會計學院 | 研究生相關制度講解 | 柴媛媛 |
6 | 智能時代財會審人才需求 | 程剛 | |
7 | 科研誠信和學術道德 | 楊慧輝 | |
8 | CNKI數據庫培訓 | CNKI公司講師 | |
9 | EBSCO數據庫培訓 | EBSCO公司講師 | |
10 | 會展與旅游學院 | 科研誠信及學術規范 | 劉少湃 |
11 | 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談研究生學術道德 | 武增勇 | |
12 | 如何做好旅游學術研究 | 馬木蘭 | |
13 | 金融管理學院 | 學術道德 | 應尚軍 |
14 | 學術規范 | 徐壽福 | |
15 | 國際經貿學院 | 新生入學教育培訓 | 何歡浪 |
16 | “成功沒有捷徑但有技巧”——期刊審稿和論文寫作經驗分享 | 何曉波 | |
17 | 論文寫作的要求與技巧—— 統計學類和計量經濟學類 | 范彩云 | |
18 | 貿易談判學院 | 學術檢索與寫作 | 董靜然 |
19 | WTO模擬法庭競賽技巧分享 | 徐昕 | |
20 | 以德求學 以學悟道一一談談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 | 張桂芳(上海財經大學) | |
21 | 統計與信息學院 | 新生入學講座-統計與信息學院研究生培養介紹 | 郝程程 |
22 | 《“成功沒有捷徑但有技巧”——期刊審稿和論文寫作經驗分享》 | 何曉波 | |
23 | 論文寫作的要求與技巧—— 統計學類和計量經濟學類 | 范彩云 | |
24 | 新生第一課 | 劉永輝 | |
25 | 國際商務外語學院 | 《Yesterday Today Tomorrow》 | 朱龍妹 |
26 | 《Together in Shanghai:You and I》 | 王錚 | |
27 | 學術誠信與學術規范 | 蔡雨陽 | |
28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院19級碩士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一 | 庾向芳 |
29 | 馬克思主義學院19級碩士研究生讀書會及科研誠信教育二 | 王朝科 | |
30 | 2019年上海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壇 | 論壇相關專家 | |
31 | 法學院 | 2019級國際法研究生新生教育 | 吳嵐 |
32 | 2019級非全日制法律碩士 | 謝寶朝 | |
新生教育 | |||
33 | 研究生新生年級大會 研究生學業發展生涯輔導講座 | 楊揚 |
三、師德師風建設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師德師風建設全過程,強化落實工作主體責任,推動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工作常態化發展,致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職能部門協同、院系具體落實、教師自我約束的工作機制。具體工作開展情況如下:
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完善教師思政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的體制機制
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調研工作基礎上,探索教師工作部工作職責和運行機制,推動教師工作部工作職責和工作邊界更加清晰化。進一步研究完善“校內榮譽體系獎勵辦法”和“師德失范及處理規定”等規范性文件,調研、梳理、整合、完善榮譽和獎勵實施辦法,充分發揮校級榮譽和獎勵對二級單位的引導作用,并與上級各類榮譽和獎勵對接,激勵廣大教職工切實擔起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
開展學習培訓,推動教師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常態化、多樣化
1.形成教職工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常態化。制定政治理論學習計劃,對政治理論學習進行單獨考勤,提高理論學習的獲得感和實效性。組織開展師德師風專題學習,內容包括學習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教育部《關于高校教師師德失范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上海市《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我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建設實施辦法(試行)》、師德師風建設典型案例選編等。組織開展向“人民教育家”于漪同志學習,通過集中學習和分組討論相結合、集體學習和個人學習相結合、領學和研學相結合、線上和線下共融等多種形式,認真學習于漪同志先進事跡,在廣大教職工中引起強烈反響。
2.豐富教職工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內容。開展一批新教師校內培訓和兩批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教師培訓,推動校本培訓和說課環節培訓工作。通過舉辦“守初心、擔使命、鑄師魂、強本領——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暨高校青年教師專題網絡培訓,加強線上網絡培訓。通過召開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專題會議、召開于漪先進事跡學習報告會、參加學院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學習會、邀請教書育人貢獻獎和科研標兵獲得者教師開設講座、觀看鐘揚先進事跡報告等方式,推動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深入。
深入開展調研,全面掌握教師思想政治狀況
扎實做好教師思想政治狀況調研工作,廣泛開展談心談話,及時掌握教職工思想動態,關心教職工的現實需求。對教職工普遍關注的問題進行逐項梳理、逐步聚焦,做好正面宣傳解釋工作,做到邊調研邊解決問題,把解決問題貫穿于調研全過程。召開青年教師座談會、海外訪學教師座談會等系列會議,開展教師個別訪談,落實教師思想滾動調查,掌握教師思想動態,完成師德師風自查自糾工作,梳理和挖掘可能存在的師德風險點。
強化政治把關,全面執行思想政治標準和師德師風在招聘、職稱、人才等人事制度中的首要標準
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把思想政治表現和師德表現作為人才引進、課題申報、職稱評審、導師遴選等評聘和考核各環節的首要標準和首要內容。嚴格執行學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建設實施辦法》《新入職教師思想政治考察實施方案》《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辦法》等文件要求,對新入職教師進行分層分類,對其思想政治、品德師風進行綜合考核把關,堅持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雙重考察,嚴把教師入口關。進一步明確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方面的崗位職責,引導教師牢記立德樹人使命,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將師德考核擺在教師考核評價的突出位置。
五、弘揚師德師風,大力開展先進典型表彰和宣傳
弘揚主旋律,樹先進典型,激勵教師愛崗敬業,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學識風范教育感染學生,促進形成更加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積極推動教師參與三全育人,組織寶鋼優秀教師評選、扶貧攻堅項目教師評選、“四有”好老師(教書育人楷模)評選、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上海市育才獎評選等工作,共有2人獲得寶鋼優秀教師獎、6人獲得上海市育才獎、3人獲得脫貧攻堅專項獎勵等榮譽稱號。選樹、表彰和宣傳教書育人先進典型,在校院兩級組織學習師德典型案例。組織實施教師節專題視頻拍攝和教師節表彰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四、校學風辦公室工作
5-6月的“學風建設月”活動已經圓滿結束,本次活動由黨委宣傳部、黨委學工部、教務處、科研處、人事處、研究生院等聯合發起,具體由設立在科研處的學風辦公室協調開展。“學風建設月”活動分為:策劃宣傳、具體實施和總結三個階段,整個活動開展以來,在校領導的關心下,學校相關職能部門上下一心、協同規劃,各學院積極參與,共開展各類活動27場。
聚焦于“教師教風”和“學生學風”,教務處開展了教學質量月活動,組織教學質量專項檢查(教學、學風檢查)和教師業務培訓;教務處和學生處共同開展了學業預警與學業幫扶活動;研究生院舉辦了課程思政講堂、“我最喜愛的研究生課程老師”評選、學術不端教育Q&A、教學秩序檢查、教育督導座談會等活動;學工部組織開展了第一屆學生課堂“筆記”大賽、師說?微言論、師說?微課堂、學業幫扶、第四屆“易”起晨讀、新生訓練營、“我們身邊的榜樣”-2018年年度人物、自強之星展示等活動;統戰部和學工部聯合開展了“暢想我的大學”主題沙龍;團委組織開展了名家講壇第二場、學術標兵評選活動、“挑戰杯”市級比賽隊伍培訓會、第七屆菁英匯俱樂部、“一站到底”擂臺賽、勵學堂、英語學術講座、“思辯”等活動。
圍繞“學術道德和學術誠信”,科研處組織各二級學院和實體研究院開展學習《高等學校科學技術學術規范指南》、《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學術規范指南》活動。
聚焦于“師德師風”,宣傳部和教師工作部聯合舉辦了鐘揚事跡報告;教師工作部舉辦了青年教師入職培訓、組織教職工開展各種形式的政治理論學習。
“學風建設月”活動對于加強我校學風建設,規范學術研究,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和求真務實的學術氛圍,促進學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發揮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9月,召開校學術道德委員會會議,開展學風專題討論。7-9月,啟動學術委員會和各專門委員會換屆工作和學術委員會章程修訂工作。科研處完成學風建設專題網站建設。
規范學術會議,不斷提高組織、策劃高水平的學術會議的能力,促進學術成果的交流。2019年,先后開展了第九屆和第十屆學術活動月,學校資助學術會議和講座100余次,形成了較好的學術氛圍,引起社會各界較好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