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11月3日,俄羅斯圣彼得堡“信任之地”友好城市文化交流活動在圣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Sain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of Economics)舉行,我校作為中俄經濟類大學聯盟的重要成員,作為圣彼得堡友城——上海的重要高校,應主辦方邀派出外事處副處長(掛職)陳之瑜、學生處徐靜、貿易談判學院楊立民、國際經貿學院左翔、統計與信息學院趙倩,五位青年教師赴俄出席了該活動。
友好城市青年文化交流活動由俄羅斯聯邦國家青年事務署協助舉辦,2018年的活動主題是“信任之地”(LandofTrust),旨在促進國際友好城市青年學者在文化、教育、科技和體育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國際友好城市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國際青年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我校五位出訪教師:徐靜、趙倩、陳之瑜、左翔、楊立民
圣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成立于1930年,是俄羅斯早期著名的財經類大學。學校的前身是圣彼得堡國立財經大學,2012年與圣彼得堡國立工程經濟大學合并后正式更名為圣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圣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設有本科、研究生、博士和副博士等學位。經過多年努力、該校已躋身重點院校行列,在俄羅斯經濟類院校全國排行名列前茅。我校與圣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都是中俄經濟類大學聯盟的成員院校,友好城市文化交流活動正是此聯盟的重要活動之一。
今年的友好城市文化交流活動主要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友好城市”文化交流活動歡迎儀式。在今年的友好城市開幕式上,圣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校長Igor A. Maksimtsev、圣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主管外事副校長Dmitry Vasilenko、圣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青年項目與合作發展主任kristinakrylova等校領導和負責人出席并做發言。Igor校長歡迎來自圣彼得堡友好城市的青年學者的到訪,他寄希望于此次活動,能夠增進國際青年學者對TWIN CITIES的了解和認知,并在友好城市的框架下,促成雙方對聚焦問題的交流與合作,使得友好城市不僅僅停留于政府層面的合作,更可以深入民眾,尤其是國際發展所需的青年力量,可以為其注入新鮮動力,讓友好城市發揮最大的作用,從而更深一步推動國與國之間的友好關系。
我校代表團與圣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校長合影
外事處副處長陳之瑜與圣彼得堡校長友好交流
在開幕式上,受邀到訪的友好城市代表團做了介紹與發言。參加活動的友好城市青年團,除了我校之外,還有來自白俄羅斯、波蘭、羅馬尼亞、德國等合作院校,以及來自中國在俄羅斯留學的交流生。我校外事處副處長陳之瑜代表出訪團發言致辭。
外事處副處長陳之瑜介紹我校代表團成員和致辭
2018年,正逢上海與圣彼得堡建立“友好城市”30周年慶,此次友好城市文化交流活動,對進一步增進雙方友誼,促進我校與圣彼得堡國際經濟大學的校級交流與合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外事處副處長陳之瑜與出席代表合影留言
第二部分是國際青年學者項目交流工坊。所有參會青年學者根據自己的研究領域,分成了三個主題交流工坊:文化教育、體育運動和科學技術。我校5位教師,根據自己的研究項目,選擇了文化教育這一主題。在“文化教育”工作坊中,國際青年學者首先分享了自己的研究項目和研究成果,接納其他學者的看法觀點,充實自己的研究深度和廣度。
文化交流工坊討論現場
根據主辦方的要求,每個代表團結合“友好城市”這一主題,設計完成各自的項目計劃,并做5分鐘的項目報告。我校5位教師以“語言計劃”為切入點,取孔子學院為例,引進俄羅斯在中國的文化語言推廣項目,并由徐靜老師上臺作報告,收到大會的一直好評。
學生處徐靜老師在大會上作“語言計劃”項目報告
第三部分是友好城市“文化之夜”,由圣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中國與亞太國家研究中心主任Tatiana B. Urzhumtseva主持,她親切的用俄語和中文向所有到訪的青年學者問好致意,并帶領國際青年學者開啟了世界文化之旅。各個代表團上臺介紹自己的城市歷史、文化和特色。我校陳之瑜老師介紹了“今日上海”和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并詳細地向友成青年介紹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概況。
外事處副處長陳之瑜和貿易談判學院教師楊立民介紹上海和我校概況
在“文化之夜”尾聲,各代表團互換具有國家或城市特色的禮物作為留言,我校代表團準備了“東方明珠塔”作為代表上海的紀念品,贈予國際友人。
“文化之夜”友好城市紀念品交流現場
在“友好城市”文化交流活動結束之后,主辦方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還為我校5位青年教師頒發了參會證明。
我校五位教師的“友好城市”文化交流活動參會證明
俄羅斯圣彼得堡“信任之地”友好城市文化交流活動,不僅突出了文化交流的目的,增進了不同友好城市間的了解與溝通,還凸顯青年學者的研究能力,建立了項目研究合作的模式,在信任的基礎之上,更好地開展友好往來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