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文件
滬教委高〔2017〕71號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公布2018年
上海高校本科重點教學改革項目立項名單的通知
各本科高等學校:
根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開展2018年上海高校本科重點教學改革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滬教委高〔2017〕34號)的要求,我委組織開展了2018年上海高校本科重點教學改革項目的申報工作。經學校申報、專家評審和我委審核,現公布100個立項項目(詳見附件)。
請各高校高度重視項目的研究與試點,為項目提供所需研究和實踐經費,加強項目管理,按時組織結題,并于2019年10月底前將項目驗收材料報我委備案。
附件:2018年上海高校本科重點教學改革項目立項名單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員 會
附件
2018年上海高校本科重點教學改革項目立項名單
序號 | 學校名稱 | 項 目 名 稱 | 項目負責人 |
1 | 復旦大學 | 泛在化、個性化學習背景下的語言學習中心新功能探索 | 季佩英 |
2 | 復旦大學 | 孵化學術創新成果,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 吳燕華 |
3 | 復旦大學 | 以勝任力為導向的婦產科臨床實踐改革在本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 徐叢劍 |
4 | 復旦大學 | 基于患者安全的醫學生跨學科團隊合作能力培訓 | 賴雁妮 |
5 | 上海交通大學 | 生命科學實驗課程多層次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 | 張霞 |
6 | 上海交通大學 | 有效性和智能化大學英語分層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 | 常輝 |
7 | 上海交通大學 | 全英文示范課程立項標準研究 | 胡加祥 |
8 | 上海交通大學 | 大學體育“立德樹人”實踐路徑與機制研究 | 王會儒 |
9 | 上海交通大學 | 基于國內工程倫理學教育的網絡教育模塊的設計開發 | RockWell F.Clancy |
10 | 同濟大學 | 寶石學方向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 | 廖宗廷 |
11 | 同濟大學 | 面向土木工程新業態的個性化復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改革與探索 | 張偉平 |
12 | 同濟大學 | 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構建多層次國際化醫學人才培養體系 | 鄭加麟 |
13 | 同濟大學 | 面向創新創業需求的“四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 向陽 |
14 | 同濟大學 | 基于OBE理論的工程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以環境類專業為例 | 鄧慧萍 |
15 | 華東師范大學 | 經典閱讀課完全導修制的探索與實踐 | 羅崗 |
16 | 華東師范大學 | “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案的本土化實踐 | 何佳訊 |
17 | 華東師范大學 |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時代的計算機人才創新培養 | 賀樑 |
18 | 華東師范大學 | 基于“Can-do”理念的日語教學課程改革 | 徐敏民 |
19 | 華東師范大學 | 自主探究與分層式相結合的化學實驗教學探索與實踐 | 李德增 楚清脆 |
20 | 華東理工大學 |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化工原理課程建設與實踐 | 黃婕 |
21 | 華東理工大學 | 以創新能力培養為導向,突出框架,優化內容,強化物理化學樞紐作用 | 彭昌軍 |
22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廣告學專業視覺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 崔莉萍 |
23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多語種+區域國別研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 郭樹勇 |
24 | 東華大學 | 材料類專業“新工科”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 馬敬紅 |
25 | 東華大學 | 以產出為導向的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類專業項目驅動教學改革 | 白恩健 |
26 | 東華大學 | 數學類公共課分層次教學改革與實踐 | 寇春海 |
27 | 上海財經大學 | 上海財經大學學術型拔尖創新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 | 劉蘭娟 |
28 | 上海財經大學 | 英美法教學與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對接模式研究 | 鄭少華 |
29 | 上海財經大學 | 財經數學拔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實踐 | 徐定華 |
30 | 上海海事大學 | 基于專業評估與大類分流的專業結構調整與優化研究 | 安燕 |
31 | 上海海事大學 | 工程教育認證驅動下的課程教學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 史旦達 |
32 | 上海音樂學院 | 上海音樂學院本科音樂理論課程體系改革與發展研究 | 錢仁平 |
33 | 上海音樂學院 | 音樂劇《劇目排演》課程教學改革 | 趙光 |
34 | 上海戲劇學院 | 跨界與融合:“大舞美”觀念關照下的戲劇影視美術畢業設計綜合展示模式教學創新 | 伊天夫 |
35 | 上海戲劇學院 | 編劇法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基于“百·千·萬字”編劇工作坊的專業創新探索 | 陸軍 |
36 | 上海體育學院 | 體育院校專業技能標準研制及測評研究 | 沈佳 |
37 | 上海體育學院 | 體育經營管理人才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建設和運行機制研究 | 楊倩 |
38 | 華東政法大學 | 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背景下法科生開放式教學模式研究 | 孫宏濤 |
39 | 華東政法大學 | 德法兼修高素質法治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建構 | 王月明 |
40 | 華東政法大學 | 法學本科課程考核方法改革與創新研究——以世界貿易組織法為例 | 馬樂 |
41 | 上海海洋大學 | 多學科背景下第二課堂建設與創新人才培養 | 袁紅春 |
42 | 上海海洋大學 | 基于課程群的應用型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實施 | 張麗珍 |
43 | 上海電力學院 | “一帶一路”能源電力緊缺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 翁培奮 |
44 | 上海電力學院 | 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場域創設和培育 | 焦婭敏 |
45 | 上海電力學院 | 大學數學課程依托復雜工程問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與探討 | 孫玉芹 |
46 | 上海大學 | 基于互聯網+的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索 | 王國中 |
47 | 上海大學 | 人才培養價值鏈理論研究及在商科的實踐 | 尹應凱 |
48 | 上海大學 | 面向一流本科教育的校企專業共建模式探索與試點 | 張博鋒 |
49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一帶一路”框架下中醫外語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 | 徐永紅 |
50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中國傳統體育文化視域下“體養結合”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探索 | 吳志坤 |
51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健康中國”及專業課程思政背景下的中醫藥綜合實驗實訓體系的優化與重構 | 可燕 |
52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 基于醫學器官系統整合的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 邵莉 張浩 |
53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 醫學教育國際化背景下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兒科學課程改革 | 江帆 |
54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 《女性生殖系統》臨床整合課程 | 李衛平 |
55 | 上海師范大學 | 基于核心能力素養的教學評價體系建設與實踐 | 柯勤飛 |
56 | 上海師范大學 | 生物科學實驗示范中心深化管理改革與實踐 | 陳軍 |
57 | 上海師范大學 | 混合教學在師范生核心能力培養中的應用——以“學前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課程為例 | 李燕 |
58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財務共享趨勢下高校會計專業人才實踐能力培養的對策與實踐 | 李婉麗 |
59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商科院校數學文化課程的創新與實踐 | 劉永輝 |
60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商科類院校新課程體系建設 | 齊佳音 |
61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面向高端制造業的工業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研究 | 胡斌 |
62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基于產學交融的車輛工程專業工程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探索與實踐 | 陳浩 |
63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視角下的自動化專業“三化一體”協同育人模式研究與實踐 | 游曉明 |
64 | 上海理工大學 | 理工院校學術英語多維立體化教學模式構建 | 劉芹 |
65 | 上海理工大學 | 基于優質科研資源深化本科雙創工程人才全面培養和示范改革 | 彭滟 |
66 | 上海理工大學 | 全階段、多維度、精細化教師教學發展體系建設 | 單彥廣 |
67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統籌中(高)-本貫通聯合體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 周小理 |
68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建設研究與實踐 | 魏拴成 |
69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土木工程專業“高本貫通”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趙娟 |
70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校企合作信息安全人才CDIO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 蔣文蓉 |
71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應用型信用管理專業職業化能力培養研究 | 汪宇瀚 |
72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基于培養工業設計專業設計實踐能力的雙導師制教改研究與實踐——以計算機輔助產品設計課程為例 | 袁和法 |
73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依托AACSB國際認證的工商管理類本科教學保障體系建設與實踐 | 王曉光 |
74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應用型金融信息人才的“雙證融通”培養探索 | 胡乃靜 |
75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中本貫通人才培養的“三橫四縱”質量監控體系研究與構建 | 張毅強 |
76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大數據時代財務會計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 杜莉 |
77 | 上海電機學院 | 基于課程思政的專業導論鏈條式教學模式與探索 | 李榮斌 |
78 | 上海電機學院 | 智能制造背景下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徐旭 |
79 | 上海電機學院 | 基于雙證融通的應用型本科焊接技術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 陳云霞 |
80 | 上海商學院 | 應用型園林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 | 朱永莉 |
81 | 上海商學院 | 新商業業態下應用型商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以商務經濟學專業建設為例 | 李育冬 |
82 | 上海政法學院 |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本科課程教改——以學生核心能力培養和課程設計為主線 | 黃輝 |
83 | 上海杉達學院 | 兒科護理人才校-院聯合培養模式研究 | 侯曉靜 |
84 | 上海杉達學院 | 以能力為本的程序設計課程群建設 | 劉在英 |
85 |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 課程、工作室、項目三結合的攝影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 湯炯銘 |
86 | 上海外國語大學 賢達經濟人文學院 | 民辦院校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研究——以上外賢達學院為例 | 徐征 |
87 | 上海外國語大學 賢達經濟人文學院 | 民辦高校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培養模式研究——以上外賢達學院為例 | 趙德全 |
88 | 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 | 智慧物流背景下基于校企協同的物流人才培養平臺建設 | 鄭 寧 |
89 | 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 | 應用心理學專業社會服務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 孫連榮 |
90 | 上海建橋學院 | 面向智能制造的機電專業創新人才培養 | 王帆 |
91 | 上海建橋學院 | 基于OBE理念的課程思政育人目標達成度評價 | 陳潔 |
92 | 上海海關學院 | 大數據時代數量分析方法教學改革研究 | 姚海華 |
93 | 上海海關學院 | “國門中國”系列課程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研究 | 楊寄榮 |
94 | 上海健康醫學院 | 大健康視角下全科醫學教學團隊建設研究與實踐 | 唐紅梅 |
95 | 上海健康醫學院 | 生物醫學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研究 | 李曉歐 |
96 | 上海健康醫學院 | 理實融合系統培育護理學生健康教育意識和能力的教學實踐研究 | 陳榮鳳 |
97 | 第二軍醫大學 | 基于醫學生學情調研的學習積極性激勵機制探究 | 魯娟 |
98 | 上海紐約大學 | 跨文化專業溝通教育發展項目 | Joshua Paiz |
99 | 上海市高校工程訓練教育協會 | 應用型本科職業教育實行雙證書制度的探索研究——以機械專業為例 | 胡大超 |
100 |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 | 基于標準參照測驗的大學程序類教學質量評價研究 | 謝德龍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辦公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