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中午,由校團委、校藝術教育中心主辦,校大學生藝術團民樂團承辦的“行知藝術沙龍——指尖流韻,桃李同歌”在行知樓中庭成功舉行。
?xml:namespace>
在蒙蒙的細雨中,藝術沙龍拉開了帷幕。二胡曲《賽馬》,以磅礴的氣勢和精妙的演奏技巧博得熱烈掌聲。由琵琶、鋼琴、手風琴合奏的民樂版《貝加爾湖畔》用悠揚的旋律帶我們走入了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絲路漫漫、駝鈴悠悠,一曲《絲路駝鈴》讓人不知不覺置身于西域風情之中。合奏《快樂的哆嗦》充滿歡快的現代氣息。而后,由校民樂團、舞蹈團、合唱團合作的《鴻雁》更是將渾厚通靈的和聲與充滿蒙古風情的舞蹈完美融合。
藝術沙龍的下半場,笙演奏的《晉調》令人折服,由二胡演奏的流行音樂《丑八怪》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徹底打破了傳統民樂在觀眾心里的刻板印象。
最后,一曲由民樂演奏的經典鋼琴曲《卡農》,在琴弦間的吟揉流轉中,為本次行知藝術沙龍畫上圓滿的句號。
行知藝術沙龍是由校團委、校藝術教育中心主辦的藝術品牌活動,定期在行知樓中庭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