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在市委第十八巡回指導組的關心指導下,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牢牢把握“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的總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落實“四聯”工作機制,以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推動學生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聯組學習,學出“新”的境界
學校大力弘揚馬克思主義學風,堅持把“讀原著 學原文 悟原理”作為第一要務,用好“聯學”方法,以“校院聯學、校地聯學、師生聯學、部處聯學”等縱橫聯動的立體化方式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聚焦思想過硬、作風過硬、能力過硬錘煉黨性修養。一是強化校院聯學,學校領導結合高等教育實踐從多個角度為師生黨員講授專題黨課;馬克思主義學院“走進原著”導學專家分章節帶領師生黨員精研細讀黨的二十大報告;黨委學(研)工部聯動指導各學院學生黨支部圍繞專業特色開展主題教育,并在“SUIBE學工在線”微信公眾號以大接龍的形式廣泛宣傳典型案例,形成濃厚氛圍。二是創新校地聯學,學工部黨支部充分運用地方紅色資源,與松江區葉榭鎮堰涇村黨支部共建,把“學思想·訪紅跡·尚勞動”主題黨日活動開進了田間地頭,在“紅色堰涇”文化長廊,開展愛國主義情景黨課;組織開展“循總書記考察足跡,看新時代發展成就”主題實踐活動,參觀走訪浦東展覽館和楊浦濱江秀帶,在“人民城市”理念首提地,在百年初心始發地,一曲曲由師生聯袂帶來的紅色歌曲快閃協奏為師生黨員及在場群眾帶來“黨建+藝術”的沉浸式體驗,從上海的城市發展體悟黨和國家的戰略引領和堅強領導。三是深化師生聯學,推出“師生共學共講黨的創新理論”聯學活動,組織“紅潤青心”輔導員宣講團和“初心講堂”大學生理論宣講團深入課堂、深入社區、深入網絡,開展各類宣講39場,領學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同學們的回信等內容,師生共同學習、啟發式探討如何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四是密切部處聯學,學工部黨支部聯合團委黨支部、保衛處黨支部開展“支部書記講黨課”活動,理論聯系實際,帶領支部黨員共同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
通過聯組學習,全體黨員統一了思想,堅定了意志,協調了行動,拓展了學習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育人實踐、推動思政工作的新視角和新思路,立足“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進一步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為推動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全面落實開辟了新境界、積蓄了新動能。
二、聯手調研,理出“準”的需求
針對我校學生社區和校區間有1.5公里的距離,學生每天要從生活地到學習地多次往返有所不便這一現實情況,學校把打通育人力量“最后一公里”作為主題教育“一支部一實事”聚焦的重點。分管校領導領題調研,重點圍繞“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黨委學(研)工部協同黨委組織部、宣傳部、教務處、研究生院、后勤處、保衛處等多部門組團,以“發現真問題、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為目標,聚焦學生成長需求,深入學生社區開展面對面座談、一對一訪談,以問卷調研、“解剖麻雀”式調研等方式,詳細了解學生在社區生活和成長發展中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共梳理學生需求清單5類35項,包括社區學術文化活動有待豐富、學習空間有待拓展、日常服務仍需便捷、生活設施有待增加等。在一線發現問題,在一線解決問題,各相關部門堅持問題導向,精準開列民生項目清單12項和發展項目清單13項,多次開展現場會商,掛圖作戰,銷號式整改。
三、聯動整改,做出“實”的優化
在了解學生具體需求的基礎上,以“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為遵循,學校各職能部門和各學院不斷在教育管理和服務水平上提質增效。為滿足學生對社區生活中學業發展功能的期待,黨委學(研)工部重點推動博碩本一體化學風建設,聯合教務處、研究生院、智庫中心、WTO亞太培訓中心、學術期刊社等部門和各院系,在學生社區和校區為學生提供高水平學術講座24場,考前學業幫扶活動15場,朋輩領航沙龍10場;開展各類學術實踐、藝術教育、生涯輔導、心理輔導等活動30余場。此外,圍繞學生反饋的社區生活設施和服務升級問題,學生處聯合財務處、信息辦、后勤處等部門立足于“接訴即辦”工作目標,已完成了開通學生宿舍電費充值網絡支付和手機支付功能,增加5個電動車充電樁和20個充電插口,安裝地下車庫研習室無線網絡,修繕樓宇內未關注到的損壞設施等整改內容,學生的獲得感顯著提升。目前,任務清單已完成20項,另有15項將于8月底前完成。著眼于有效推動育人力量下沉學生社區,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加快把“一站式”學生社區打造成為學生黨建前沿陣地、“三全育人”實踐園地、智慧服務創新基地、平安校園樣板高地,學校還將出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實施方案》,進一步推動“時代新人鑄魂工程”有效落實。
四、聯推發展,產出“優”的實績
學校立足于構建“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以學生需求為導向,推動思政教育提質增效。緊扣高水平地方大學建設契機,圍繞“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共同目標,教、科、研、學等多部門聯推發展,加強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實踐教育的深度融合。積極打造以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為導向,以紅色主流文化、創新創業文化、勞動實踐文化、藝術教育文化、感恩自治文化為內涵,以“夢享家”社區青年中心、“創享家”社區創業實踐中心、“悅享家”社區管理一站式服務中心、“理享家”社區黨建中心、“思享家”社區研學中心等X共享家為體系的“5+5+X”學生社區文化育人項目,主題教育期間,為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加強文化育人和藝術教育,又啟動了“藝享家”建設和美麗社區建設,為社區營造更優平臺、更美環境和更廣空間。學校感恩教育項目、社區文化育人項目和“六三三”勞動教育體系已先后獲得3項教育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精品項目,形成了以學促干、以精育精的工作氛圍。
學校將持續按照“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的要求,不斷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把學習調研成果轉化為推進工作實際成效,轉化為干事創業精神面貌,凝心聚力,踔厲奮發,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