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8-21日
中國 蘭州
China LanZhou
隨著智能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大數據的統計分析與挖掘技術凸顯重要地位。“國際數據挖掘與應用統計研究會”從2006年以來,一直致力于為全世界政府、高校、研究機構以及企業界的數據挖掘專家和數據科學家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高端平臺。“2025(第十七屆)國際數據挖掘與應用統計研究會年會”由中國商業統計學會數據科學與商業智能分會、廈門大學、臺灣輔仁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生物統計系、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蘭州財經大學聯合主辦,蘭州財經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承辦。會議主題:“基于大模型的數據科學與統計理論及應用研究”。會議形式將遵循國際會議慣例,熱忱歡迎國內外從事數據挖掘與應用統計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踴躍投稿。屆時將邀請國內外致力于數據科學、數據挖掘和應用統計等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數據科學家參加會議并作報告,歡迎新老會員單位及專家學者、青年學者積極參加。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01、會議時間
7月18日:報到注冊
7月19日:主題報告
7月20日:分組報告
7月21日:自由交流
02、會議及報道地點
會議地點:蘭州財經大學(和平校區)
報到地點:蘭州飛天大酒店(交通指南見附件)
注:會議期間食宿將由會務組統一協調安排,但相關費用需參會人員自行承擔。為確保住宿便利,我們已協調了合作酒店(詳見列表),建議您盡早通過專用電話完成房間預定。
溫馨提示:
1. 不便支付寶支付的,可選擇電匯,電匯詳細如下:
賬戶名:飛天大酒店有限公司
賬 號:1045 0000 0162
開戶行:中國銀行甘肅省分行
聯行號:1048 2100 3018
2. 本次會議需參會人員自行預訂房間。預定房間付款時需備注:“會議名稱+姓名+入住時間,付款時按保守入住間夜付款”參會人員。
3. 7月為蘭州旅游旺季,房間數量有限,請大家盡早發送回執并提前預定房間,報名日期截止后將無法為您保留協議價格或預留房型,請大家諒解。
4. 參會人員還有其他具體要求,可在Email中告知或回執中說明,會議籌備組會盡量做好服務工作。
03、主辦單位、承辦單位
主辦單位:
中國商業統計學會數據科學與商業智能分會
廈門大學
臺灣輔仁大學
美國耶魯大學生物統計系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蘭州財經大學
承辦單位:
蘭州財經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
蘭州財經大學甘肅省數字經濟與社會計算科學重點實驗室
蘭州財經大學甘肅經濟發展數量分析研究中心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
中國政府統計研究中心
廈門大學數據挖掘研究中心
廈門市統計學會
04、會議論文
現誠摯邀請國內外學者共聚蘭州,開展學術交流,歡迎踴躍投稿。
論文要求:
(1)論文寫作可用中、英文撰寫;論文要求嚴格按照《統計研究》排版格式排版。每篇論文篇幅A4紙原則上不低于5頁。
(2)截止日期:論文全文Word格式電子版請于2025年06月30日前發到會務組聯系郵箱:stat_lzufe@163.com。
郵件標題請按“作者姓名+論文題目”格式發送。
會議出版物:
論文經大會組委會學術委員會一審通過后,作為入選論文進行會議交流。對參加會議的交流論文,再組織專家評選出一、二、三等和優秀獎。【注:沒有參加會議交流的論文不能參評】
入選請注明是否同意收錄至中國知網(CNKI)《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若無明確注明不同意收錄者,年會組委會則視為同意收錄;同意收錄者不影響作者再轉投其他正式期刊。會議結束后,學會可以將優秀論文優先推薦到《統計研究》、《統計與信息論壇》、《統計與決策》、《中國統計》、《數據分析》等期刊。
05、會議費用
會議注冊費:1200元/每人(學生代表600元/每人),邀請專家免費。
06、參會報名方式
欲參加會議者,請于2025年06月30日前掃描下面二維碼填寫會議回執并掃碼進群(進群二維碼先截圖保存,提交回執后再掃碼進群,確保回執信息提交成功),以便做相應的會務與接待安排。
報名截止日期:2025年06月30日。
【注】對上述通知內容如有疑問,請電話或電子郵件垂詢會務組或秘書組。
會務組聯系方式:
本連昌,電話:17748857557,
郭精軍,電話:13519689682,
郵箱:stat_lzufe@163.com。
學會秘書處聯系方式:
李勇,電話:18996100067,
郵箱:liongcq@163.com。
中國商業統計學會數據科學與商業智能分會
蘭州財經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
蘭州財經大學甘肅省數字經濟與社會計算科學重點實驗室
蘭州財經大學甘肅經濟發展數量分析研究中心
中國政府統計研究中心
廈門大學數據挖掘研究中心
廈門市統計學會
2025年6月15日
蘭州財經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簡介
蘭州財經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建設肇始于1958年,1985年開始本科層次的人才培養,2003年獲批統計學碩士學位授權資格,2018年獲批統計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23年獲批統計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統計學科連續五輪入選甘肅省省級重點學科,并于2017年進入甘肅省一流(特色)學科。現有統計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5個本科專業,統計學、數量經濟學等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甘肅省唯一的統計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統計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本碩博培養體系完整。學院設有甘肅省數字經濟與社會計算科學重點實驗室、甘肅經濟發展數量分析研究中心,與學院形成一體兩翼態勢,具備產學研融合優勢。學院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隊伍總數80%;有教授21人,45歲以下教師占60%以上。國家級高層次人才1人,甘肅省拔尖人才、甘肅省領軍人才、甘肅省飛天學者等省級人才工程入選者20余人次。
學院的中心任務聚焦于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建有國家一流專業1個、國家特色專業1個,省級一流、精品課程11門,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教學成果獎8項。先后10余人次獲得省園丁獎、省教學名師獎、省青年教師成才獎。學院研發了全流程統計分析虛擬仿真實驗等教學平臺,持續建設“大國數字”“傳統文化中的統計學”等主題的課程思政內容,建成了從“數據到結論”的全流程教學生態,形成了“統數兼修,數實融合”的統計與數據分析人才培養新理念。
學院致力于統計理論與應用研究。近5年,學院教師立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58項;發表權威核心論文232篇;出版專著教材27部;獲省部級科研獎勵16項。
學院致力于社會服務。學院積極開展調查評估服務,參與了甘肅積石山地震、西藏定日地震等歷次重特大自然災害損失評估和歷年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第三方評估,以及高等教育等其他績效評估等工作。學院充分發揮智庫作用,近5年有31篇咨政報告獲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政府部門肯定性批示或采納。
學院積極探索統計產品研發。主攻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方向,申請專利4項,獲得軟件著作權7項。開發的“人工智能工作站”“城市計算與智慧城市科研平臺”“黃河流域經濟、生態大數據智慧平臺”等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投入使用,研發的“人群計數與聚集預警”等應用程序取得了較好應用效果。
我們將繼往開來,守正創新,腳踏實地,久久為功,繼續為我國統計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統計學院簡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國家統計局、中國氣象局雙共建高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統計學院源于國家統計局直屬的四川統計學校,該校于1949年12月專門為新中國統計系統培養行業干部而成立,萬里委員長曾擔任第一任校長。2001年與原隸屬于中國氣象局的成都氣象學院合并,成立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統計學院。統計學科是國家統計局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局省共建”重點建設學科。
2004年學院成為首批國家統計局統計干部培訓基地,迄今全國僅有4個。2006年“國家統計局統計信息技術與數據挖掘重點開放實驗室”建成。2011年成為首批教育部教育事業統計培訓基地。2021年“中國政府統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2024年成立“當代國勢學研究院”。在這70來年的發展歷程中,培育了6萬多名統計專業人才和統計行業骨干,基本覆蓋了全國所有縣級政府統計部門,被時任國家統計局局長譽為“統計工作者的搖籃”。
學院現有統計學、經濟統計學、金融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4個本科專業,其中,統計學、經濟統計學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金融工程是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統計學”、“應用經濟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應用統計、農村發展、金融碩士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涵蓋了統計學、經濟學兩個學科門類,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
學院擁有國家統計局統計信息技術與數據挖掘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政府統計研究中心、當代國勢學研究院、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氣候變化與經濟發展社科普及基地”、成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大數據治理研究中心”、校地共建“川渝政府統計與智能治理研究院”、校企共建“數據素質與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中央財政資助“互聯網+統計實驗室”、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科技與經濟統計研究中心”、四川省統計局“四川統計方法制度研究實驗室”、四川省旅游局“四川省旅游統計研究基地”、校企共建“微觀數據聯合實驗室”、“統計與經濟實驗室”,以及國家統計局統計干部培訓基地、教育部教育事業統計培訓基地等教學科研平臺。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學術水平高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教職工75人,專任教師63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6人,碩博研究生導師26人,聘有40余名國內外知名專家為客座教授和兼職研究生導師。師資隊伍中,擁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統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統計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四川省高層次計劃領軍人才、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后備人選以及多個全國一級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等。
中國政府統計研究中心簡介
中國政府統計研究中心是在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統計教育學會的指導下,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成立的重要科研智庫平臺。中心以建設高水平政府統計研究平臺、打造高水平經濟社會決策智庫為宗旨。按照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標準建設,定位為國內一流、西南領先的政府統計研究基地,西南地區主要政府統計交流中心和服務川渝、服務國家的統計新型智庫和人才培養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