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青年教師成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5月20日,由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處主辦,青年教師聯誼會承辦的青年教師圓桌論壇(第五期)暨“青舟·教學分享”活動在松江校區信息樓213室舉行。本次活動以“賦能以言育成以行”為主題,邀請國際經貿學院沈克華副教授,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周曉東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牟雪蓮老師擔任分享嘉賓,與來自各學院的青年教師代表分享交流。活動由青教會副理事長、國際商務外語學院陳之瑜老師主持。
沈克華分享了她對高校教師職業的深刻理解與實踐感悟。她強調,青年教師需秉持工匠精神精研教學,夯實教學根基;同時,要妥善平衡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做到“兩手抓,兩手硬”。她指出,青年教師應踐行教育家精神,以“師德有溫度、師風有筋骨”為準則,構建新時代和諧師生關系,充分發揮自身在校友與學校間的情感紐帶作用,為學校長遠發展凝聚力量。
周曉東圍繞“四個一”教學理念展開分享。他提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需做到“上好一門課,做好一門學問,寫好一本教材,培養一批優秀學生”。他鼓勵青年教師堅守立德樹人初心,打磨專業特色,深耕學科領域,形成特色鮮明的個人標簽。面對瞬息萬變的教育環境,青年教師更要保持敏銳的學習意識,不斷提升學習能力,持續動態更新知識,延長自身職業生涯的“保質期”,在教育事業中持續發光發熱。
牟雪蓮以“行而不輟、踐履致遠”為主題,分享了自己在教書育人道路上的成長經驗。她建議青年教師積極投身教學“大練兵”,在實踐中重塑教學理念,錘煉教學本領,將功夫下在平時。同時,要在守正創新中踐行教育使命,始終堅守育人初心,胸懷“國之大者”,推動教育教學實踐不斷完善。此外,她還強調,應將專業“小課堂”、思政“大課堂”與社會實踐課堂深度融合,通過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協同發力,實現全方位育人目標。
在互動交流環節,青年教師圍繞“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入策略”“教學學術能力提升路徑”“職業發展路徑”等關注的主題展開深入探討。與會教師反映,此次活動干貨滿滿,為他們的教育教學與職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和方向指引,成功搭建起薪火相傳的橋梁、賦能成長的紐帶、協同共進的平臺,今后將把所學所悟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勇擔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使命,為學校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