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貿學院 徐思航
少年時的我們,或許會局限于考慮題目所給出的正確選項,成年后的我們,更多時候在考慮人生逆旅該何去何往,而在這過渡階段中的迷惘與不安,都能在“社會主義之父”馬克思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中找到答案,他用縝密的邏輯思維與精準的語言表達,為徘徊于人生路口的青年們提供了有關未來人生追求與自我價值實現的指引。
當代青年,害怕的或許不是選擇,而是選擇所帶來的結果中不盡如人意的可能性。我們總是想著要去理性的分析,一定要做出一個完美的選擇,但是沒有選擇是完美的,所有選擇都是兩面性的,結果總是有好有壞,做出了選擇就要做好接受結果的所有可能性的準備,因為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下一刻的結果是什么,只能立足現在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放棄選擇可以是因為不喜歡、不愿意,但不能是畏懼結果。可能性永遠存在,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做出的選擇就一定正確或成功,倘若我們因為畏懼失敗就肆意放棄,那么我們將無法做成任何一件事。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要認真考慮、慎重選擇,這不僅僅是一種人生態度,更是對自己未來的負責,“這無疑是開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拿自己最重要的事業去碰運氣的青年的首要責任”。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青年在選擇職業時應當斟酌損益,選擇自己所熱愛的,以個人能力為衡量與所選職業的適配性。青年一輩總會聽到“年輕人的機會是無限的”,但當青年們開始擇業時會發現,原來“年輕人也是無限的”,在現如今緊張嚴峻的就業環境下,有的青年人沒有所謂的選擇、有的青年人像孔乙己一樣始終不愿意脫下自己的長衫。正如馬克思所言,“然而只有從安靜中才能產生出偉大壯麗的事業,安靜是唯一能生長出成熟果實的土壤”。在每個平凡枯燥的時間里,讓自己為自己所熱愛的、所追求的而堅持不懈的努力,或許會有更多選擇的可能性。
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是職業選擇是關系到個人生活目的和生活道路的重大問題,不應該只為一時興起、渺小的激情、個人的虛榮心所左右,必須有嚴肅的態度。因此,他提出:“我們可以選擇一種使我們最有尊嚴的職業;選擇一種建立在我們深信其正確的思想上的職業;選擇一種能給我們提供廣闊場所來為人類進行活動、接近共同目標即完美境地的職業。”此擇業標準已經超越了普通的擇業觀,上升到了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高度。青年在選擇職業時,正如在社會上的其他活動一樣,并不是完全取決于自己的希望與志愿的,會受到自己所處的社會地位和社會中關系的限制。這里,馬克思已經把人們的活動、人們的職業與人們在社會上的關系聯系起來。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與就業觀,必須把個人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國家和社會的事業中,讓所選的職業體現它應有的價值,做對社會和國家有價值的事。
當代中國青年與時代同行、生逢其時,更應該在時代的大潮中找到屬于自己獨一份的坐標,任何選擇的職業都不會埋沒人才,也不會束縛人的創造力,關鍵在于對所選職業的態度。而我,我將繼續尋找,就算這無盡的星辰令我的尋找希望渺茫,就算最后將獨自前行,也要與人生的不確定性安然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