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貿學院 王思懿
這篇由恩格斯寫給馬克思的悼詞框架非常有條理和邏輯,不僅表達了恩格斯對馬克思的悼念之情,還介紹了馬克思逝世的情況,繼而闡述了馬克思偉大而輝煌的一生,講述了其重要的思想理論。它為我們提供了對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的深刻解讀,以及對當代世界問題的啟示。閱讀完這篇文章,我不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內涵,也進一步反思了當今中國與世界的一些現實問題。
這份悼詞的第三段講述了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而這正是馬克思主義學說中歷史唯物論的內容之一。馬克思感受和探索歷史的變化規律,在對歷史的思考和感悟下,總結出了社會的自然取向。“世界歷史無非是‘自由’意識的進展,這一種進展是我們必須在它的必然性中加以認識的。”
第四段提到了剩余價值規律。剩余價值是指剩余價值產生、資本增值的規律。說通俗一點,就是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勞動者就是一個擁有勞動力的商品,而資本家掌握著生產資料,勞動者只能通過交易自己的勞動力才能有所收獲。而這就可以引申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訴求:人類自由解放。他認為,人類歷史上的一切社會制度都是建立在剝削和奴役的基礎上,也就是資本主義下的模樣。而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中,人們才能真正地擺脫社會階級、消除上位者的剝削、實現真正的個體自由平等。這種思想在當代社會也是我們所追求的,社會上所面臨的很多問題,矛盾的機理都是源于此。無論是全球化帶來的貧富懸殊還是環境污染、資源匱乏等問題,都與剝削、奴役、不公有關。因此,我們只有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解,才能推動社會向著自由平等的方向發展。
第五段提到了馬克思除了在哲學方面有自己偉大的見解,在數學領域,也有獨到的發現。例如在《資本論》中,我們就看到了馬克思主義對數學在經濟學中的運用,甚至曾寫過一份《論倒數概念》寄給恩格斯共賞。馬克思學習、思考和研究數學并不是簡簡單單的學會學懂,而是切實去理解數學背后的數學邏輯和數學思維。他對數學的運用也不僅僅是使用其計算方法,而是將數學思維的方法和論證方法進行了總結。馬克思曾把17-18世紀的微積分發展史進行了劃分梳理,而他的手稿中的所有分析與現代微積分理論和非標準的分析理論中的思想是吻合的。
同時,恩格斯還談到了科學與哲學的關系。他認為,只有從物質世界出發,才能看到人類社會歷史的規律性,這種觀點也為我們指明了正確的思考路徑。錢學森在《技術科學中的方法論問題》一文中就提到了要善于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能不知變通,而這個靈活運用理論與實際的觀點,也就是馬克思主義中辯證唯物主義的精髓。甚至后來錢學森寫了“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來指導系統科學工作”的報告。因此我們可以發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甚至在我們的科技創新方面也是有很多指導作用。在當今信息時代,我們面對著海量的信息,如何從這些信息中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需要我們具備自己的判斷力和理性思維。只有將科學與哲學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認識世界,指導實踐。
最后,恩格斯還強調了革命的必要性。馬克思認為,想要打破舊的社會制度,改變那些腐爛的惡習,建立起新的社會秩序,維護社會的和平美好,只有一種方式——革命。歷史是一本最好的教科書,而我們能從中汲取出最有效的理念,分析出最佳的社會發展理論,將理論與現實相結合,靈活變通,以革命到底的精神,領導完成徹底雜碎破舊政權,實現建立新時代和平社會的目標。
通過深入閱讀和思考《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我們可以更好地知曉馬克思一生的輝煌以及他一生的發現,更好的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探尋當今社會面臨的問題,并為我們的思考和行動提供指導。我相信,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會更加努力地踐行馬克思的思想,為實現人類自由解放的偉大目標而不斷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