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扎實推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組織全體師生黨員6月21日赴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開展“學思想,強作風,建新功”主題黨日活動,在四明山這座“抗戰名山”上銘記歷史,緬懷先烈,重溫入黨誓詞,賡續紅色血脈,傳承抗戰精神。
師生黨員共同參觀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走進中共浙東區委舊址、浙東行政公署舊址、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軍史陳列館、浙東銀行舊址、新華社浙東分社《新浙東報》社舊址、譚啟龍同志舊居、何克希將軍紀念室、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司令部舊址、浙東紅色法治文化展館等十余處紅色革命遺跡,重溫革命歷程,傳承革命精神。
在浙東紅色法治文化展館,學院黨委書記劉海泉為全體師生黨員講授“廉潔政治”專題微黨課。他指出,浙東抗日根據地通過的《浙東敵后臨時行政委員會施政綱領(草案)》明確提出“厲行廉潔政治”,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在烽火連天的艱苦環境中打造廉潔政府的決心,為我們提供寶貴的歷史經驗,全體黨員同志要繼承革命年代的廉政作風傳統,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筑牢防腐的思想道德防線;要發揚當年浙東抗日根據地的黨政領導干部密切聯系群眾作風,從思想上、感情上、作風上樹立群眾觀念,站穩群眾立場,深刻認識密切黨群關系、干群關系,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性;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認真梳理分析,找準作風問題的癥結所在,構建作風建設長效機制,不斷把制度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以清風正氣凝聚干事創業的正能量,為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在浙東行政公署舊址,教工第三黨支部書記翟海濤講授“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微黨課,他從浙東抗日根據地的戰略地位、中共中央開辟浙東戰略基地的決策和浙東縱隊的發展及其與上海的淵源三個角度介紹了浙東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意義,他指出一路追尋上海革命前輩的腳步,來到這塊浸透著無數革命前輩鮮血的圣地,緬懷先烈,見證他們的豐功偉績,黨員們要把紅色基因代代傳下去,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
在新華社浙東分社《新浙東報》社舊址,研究生黨員周銀俐講授“抗日戰爭與黨的宣傳工作”微黨課,講解了浙東韜奮書店的創辦始末和歷史意義。浙東抗日根據地韜奮書店的報刊新聞出版和宣傳工作,是我國抗戰時期新聞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書刊的發行,在極其艱苦的戰斗歲月中傳達了黨中央的聲音,徹底粉碎了敵人的新聞封鎖,為堅持浙東抗戰、凝聚浙東民眾人心起到很好作用,成為浙東根據地軍民的“精神家園”,為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政策,鼓舞和指導浙東地區的抗日戰爭勝利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下午,師生黨員共同參觀了浙東抗日根據地史跡展、中國共產黨余姚歷史展,在紅色展覽中探訪革命老區的烽火歲月和紅色蝶變。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庾向芳與教工第二黨支部書記牟雪蓮結合展陳內容進行微黨課,追憶革命歷程,深層次講述紅色故事,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讓師生黨員們深刻感受到抗日烽火雖已遠去,但是共產黨人的優良作風和光榮傳統依然深深扎根人心。
最后,劉海泉帶領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在“政治生日”中接受精神洗禮,永葆黨員本色,增強黨員們的身份意識、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以史為鑒,繼往開來。此次主題黨日使師生黨員接受了一次深刻而生動的黨性教育和思想洗禮,在微黨課中師生黨員深刻認識到廉政建設既是嚴肅的政治課題,也是鮮活的時代命題,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在追尋紅色足跡的過程中師生黨員感悟偉大建黨精神和抗戰精神,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永擔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