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嵐校友的講座中,我看到了中國企業從‘走出去’到‘融進去’的責任與智慧。承建的項目不僅推動了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也帶來了就業與技術培訓,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共建共享’。作為金融學子,我認識到專業知識的意義,不僅在于服務國內,更在于參與全球協作。我希望將來能以開放的視野,投身國際合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青春力量。”聽完課后,2023級離岸金融實驗班高詩雅同學這樣表示。
“我深切體會到,高水平開放需要時代格局、實踐智慧和可持續理念的深度融合。校友用她在非洲大地上的奮斗足跡證明,唯有將發展命題轉化為具體行動,才能讓‘一帶一路’真正成為共贏之路。”2023級經濟統計專業呂恪鳴同學這樣表示。
“在校友的講述中我們以第一視角看到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原來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逸聞趣事……當然,感受更多的還是中國在對外開放這條路上走過了多少艱難險阻,以及中國對外開放與發展的決心。” 2023級財管(中加)專業張沛文同學這樣表示。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作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外開放的重要論述,4月21日,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邀請1984級優秀校友、上海建工集團國際業務部總經理李嵐走進思政課課堂,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助推‘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我與時代共成長”為題,結合自身經歷與日常工作實踐,為學弟學妹們生動講述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外開放的重要論述指引下,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的師生共同聆聽課程。活動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劉海泉主持。
在課程正式開始前,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章益國會見了李嵐,并為李嵐頒發聘書,聘任她擔任馬克思主義學院兼職教授。
在這堂思政課中,李嵐校友從“時代”“實踐”“可持續”三個關鍵詞切入,結合她曾任商務部西亞非洲司處長、商務部派駐南非長城貿易中心秘書,負責中阿、中非雙邊經濟貿易合作工作的經歷展開敘述。她為大家梳理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四個時期特征及重要事件,闡述了中國加入WTO對中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影響。她講解了“一帶一路”倡議發展歷程,生動講述了上海建工集團如何踐行“一帶一路”倡議,通過持續推進基礎設施、民生項目、服務貿易等重點領域合作,從投資、策劃、設計到建造、運維、更新,發揮全產業鏈優勢,書寫了上海國有企業在海外持續、安全、穩健發展的新篇章。最后她從政策、路徑和人才三個角度分析了高水平對外開放如何助推“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
聽完課程后,同學們提出當前中國對外開放進程及“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的一些熱點問題,李嵐校友一一進行了解答。同學們表示聽了這堂課后,對“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有了清晰的認識,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有了深刻認識,對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充滿信心。
據悉,此次思政課是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帶領學生開展“走看”系列思政課社會實踐之后,開展的“走進”系列思政課的又一次創新,邀請更多各行業專家走進課堂。未來馬克思主義學院將進一步深化“走看”“走進”的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式,構建“大師資”“大平臺”“大課堂”,提高思政課教學效果,增強“大思政課”合力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