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一
主題1
風力渦輪機擴大對于鳥群的影響研究
主題2
我的科研之路:青年教師科研進步交流座談會
主講人
劉鵬飛, 美國羅德島大學環境與生命學院資源與環境經濟系助理教授,并兼任Coastal Institute和大數據研究中心的資深研究員。于2016年獲得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和美國阿肯色大學任職。主要研究領域為能源和環境經濟學。作為項目主要負責人或者負責人,研究獲得來自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美國環境保護局,美國農業部,斯隆基金(The Sloan Foundation)等多個機構數百萬美元的經費資助。其中關于民眾對水質價值評估項目成果為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提供直接政策參考,關于環境市場的設計項目為美國農業部提供直接建議。在學術領域發表多篇關于能源,公共物品提供和環境市場的著作,包括綜合性和經濟各領域的頂級期刊Nature Energy, Nature Sustainability, 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st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World Development,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等。曾被美國國家環保局和農業聘為評審專家對項目進行評估,多次作為匿名審稿人為各類國際期刊審稿。研究成果多次被國際媒體報道,包括Bloomberg, ABC 6 News等。
報告摘要
We quantitively assess the impacts of onshore wind turbines on bird populations using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data in China. Results show that wind power installations significantly reduce bird abundance and richness by 2% and 13.6%, respectively.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wind power installations on bird populations originate from resident birds, waterfowls, and birds in warm and subtropical temperate.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and awareness significantly reduce negative impacts on bird species richness, but have minor effects on bird abundance. The current plan to increase wind power installations in China will lead to direct economic losses of approximately $280.89 million and $1.68 billion in bird abundance and bird species richness in 2030, which will further increase to $1.01 billion and $6.09 billion in 2060, respectively. Despite the great potential of wind power in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the unintended cost of it on bird biodiversity needs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renewable energy expansion planning.
主持人
陳媛 博士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
時間
2023年6月29日(星期四)10:00-12:00
主題1
2023年6月29日(星期四)14:00-16:30
主題2
地點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松江校區
博識樓113室
學術活動二
主題
石士鈞教授專著《多邊貿易體制論》學術思想研討會
主講人
石士鈞教授,1970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經濟學系政治經濟學專業。1981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經濟系外國經濟思想史研究方向,并獲經濟學碩士學位。長期在高校從事國際貿易學、世界經濟和外國經濟思想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現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退休教授。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正式出版專著、譯著和主編教材20余部。近十余年里,單獨出版的學術專著有:《中國入世承諾論》(2010)、《國際貿易學再研究》(2013)、《國際經濟協調論》(2015)和《多邊貿易體制論》(2023)。
石士鈞教授幾十年來始終關注多邊貿易體制改革,已經出版諸多有影響力的專著。退休多年的他始終堅持思考和寫作,近期出版的專著——《多邊貿易體制論》,共44萬余字,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23年4月首版公開發行。專著凝聚著石士鈞先生多年的研究心血,學術價值高,在業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
本書圍繞當今多邊貿易體制即WTO的制度變革與創新這個主題,從經濟學視域開展了系統的闡述和剖析。它指明了WTO體制失效的基本原因,剖析了WTO基本規則與機制的經濟學意義以及重要疏漏,梳理了WTO內部各種力量的激烈博弈。特別是,針對WTO基本規則與機制的變革與創新,本書作了全面深入的基本思考和具體闡發。
主持人
茹玉驄 教授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
時間
2023年6月20日(星期二)14:00-17:30
地點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古北校區
博觀樓211會議室
議程
14:00-14:05 研討會開幕式,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副院長代中強教授致辭
14:05-14:50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石士鈞教授:“《多邊貿易體制論》寫作背景、WTO改革展望”
14:50-15:00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朱鐘棣教授:“石士鈞教授:改革開放后第一代研究生中的領跑者”
15:00-15:15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張永安教授:“我讀《多邊貿易體制論》”
15:15-15:30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黃建忠教授:“開放理論創新引領對外開放再突破”
15:30-15:45 上海商學院唐海燕教授:“多邊貿易體制的未來”
15:45-16:00 上海大學沈瑤教授:“多邊貿易體制研究貴在堅持”
16:00-16:15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馮軍教授:“全球化與去風險化”
16:15-16:30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張磊研究員:“多邊服務貿易規則演進的特征與挑戰”
16:30-16:45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高永富教授:“多邊貿易體制今非昔比”
16:45-17:00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賓建成教授:“《多邊貿易體制論》的精髓與創新”
17:00-17:15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張帆副教授:“國際經貿規則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框架”
17:15-17:25 自由討論
17:25-17:30 研討會閉幕式,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茹玉驄教授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