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射藝2019年由教育部批準設立成為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射藝)傳承基地。2021年設立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中華射藝研究中心。學校對于中華射藝項目的傳承秉持“德禮并蓄,藝體共進”的理念,力足挖掘與整理古代文獻典籍,提煉中華射藝中所蘊含的文化價值;結合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復原中華射藝的技術技法和禮儀要求,并將之納入現代競賽規則;根據當代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創新競賽參與方式和創建品位等級標準;利用政府、企業、學校自身等各方資源,服務于項目的建設、管理和推廣工作。校內通過體育課程、體育俱樂部、校隊三個層面,對中華射藝進行挖掘開發與文化傳承,發揮其“立德樹人”的教育價值。校外整合教委、體育局、協會等資源,利用課程開發與建設、信息化競賽平臺構建、學術研究和品位晉級制度等手段擴大該項目的參與度和影響力。
學校于2015年3月正式將《中華射藝》納入公共體育必修課之中,同時組建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觀德射藝俱樂部隊。為了保證射藝課程建設質量和開展射藝相關學術研究,學校組建了中華傳統體育教研室,專門設有射藝教學團隊。有兩位博士、七位碩士,其中,教授一人、副教授三人、講師兩人、助教三人,形成了一個學歷結構相對完善,職稱結構比較合理的師資隊伍和教研團隊。
作為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學校積極開展課程建設、社團建設、工作坊建設、學術研究、社會推廣等工作。已出版教材1本,專著1部,獲得上海市重點課程、上海市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融合示范課程、完成在線課程建設工作;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校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近幾年,學校與中華射藝相關的課題有國家級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2項;學術論文10余篇。在此基礎上,形成中華射藝科研團隊,發揮校內教師的骨干力量,結合校外專家的優質資源,廣泛開展射藝相關的學術研究,發表論文、申請課題和組織學術研討會。
射藝是中國優秀傳統體育文化項目,為歷代儒家學說所推崇,是教育社會賢達的“六藝”之一。西周時期,射藝便已經盛行于古代社會,上至君王天子,下至鄉紳大夫,都有參與射禮活動的大量記載,其禮儀和德育價值豐厚。2020年10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主要分布在武術、摔跤、棋類、射藝、龍舟、毽球、五禽操、舞龍舞獅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融入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機制,形成中華傳統體育項目競賽體系。中華射藝中推崇的君子之爭、反求諸己、射以觀德等德育理念以及敬人、敬事、敬物的禮儀要求,具有立德樹人的綜合價值,是我們傳承的文化精神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