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學校始終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致力于打造國際貿易學、產業經濟學、金融學、數量經濟學、全球經貿治理與國際發展合作等一批重點學科方向和王牌專業,主動對接服務國家戰略和上海“五個中心”“四大品牌”建設,以及習近平總書記交付給上海三項新的重大任務,扎實推進新型智庫建設,在WTO框架下的多邊貿易體制改革、貿易政策審議和爭端解決等傳統領域,APEC談判、中澳與中韓FTA談判、對外援助、全球價值鏈等新興領域,以及上海浦東開發開放、自貿區建設架構設計與第三方評估、進博會等諸多領域潛心研究,產出一批高質量研究成果,為服務貿易強國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學科結構日漸合理,建設水平穩步提高
學校學科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逐步構建起多學科齊頭并進、跨學科交叉相融、各學科互補協調、主動對接服務社會的學科發展格局。學校設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理學、工學6大學科門類,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外國語言文學、理論經濟學、統計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等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3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9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擁有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項目1個、上海市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7個。
“十三五”期間,學校依托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兩個高原學科建設,推動校內“一流學科”建設工程,落實一流學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及實施方案,以學科為單元,以一流為目標、以績效為杠桿、以改革為動力加強制度建設,學校的學科競爭力得到明顯提升。2016年,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水平評估中,學校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外國語言文學、法學等四個一級學科相比2012年第三輪學科評估結果相對排名均有提升。當前,學校正以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為契機,聚焦學科發展重點,以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研成果“三位一體”為抓手,做好學科監控與對比分析,完善學科協同發展機制,進一步提升學科綜合競爭力。
學校構建開放型經濟學科群
對接服務國家戰略,科研能級持續提升
學校積極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創新,以聚焦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發展為目標,對接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項目,充分發揮學校在國家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中的作用,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研究成果和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特色研究區域,科研服務能級顯著提升。
“十三五”期間,學校科研成果增長明顯,承擔國家級課題119項,省部級課題290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科基金和教育部等重大重點課題10項,較上一時期增長了67.6%;省部級科研項目290項,較上一時期增長了33.03%。學校國內權威期刊論文發表582項,較上一時期增長了90.82%;學校國際期刊論文發表(SSCI、SCI、A&HCI、EI、ISTP)234項,較前一時期增長了41.82%。學校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5項,其中張翼飛教授和齊佳音教授分別獲得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和三等獎,是學校首次在國家級科研獎項上獲得突破。學校整體學術競爭力顯著上升,在QS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高校排名第82位,在2021年軟科中國財經類大學排行榜中位列全國第11位。
積極拓展科研平臺,打造新型特色智庫
學校不僅是全球首批、中國唯一的世貿組織(WTO)教席院校,被WTO評為模范教席單位,并于2019獲批建設WTO亞太培訓中心,是WTO全球7個培訓伙伴中在中國內地設立的唯一區域培訓合作伙伴,表明中國高校成功躋身世貿組織規則培訓基地行列。世界貿易組織(WTO)在世貿組織講席項目評估報告中對學校世貿組織講席工作給予高度評價,指出學校貿易談判學院和世貿組織講席(中國)研究院已晉身為中國最重要的WTO研究和教學培訓機構,在所有世貿組織講席中成果最突出。
學校設有10個省部級研究(室)基地,世界貿易組織(WTO)研究中心、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南亞和印度洋研究中心、愛爾蘭研究中心、中東歐研究中心獲得教育部批準備案,占2017年獲批上海市屬高校總數50%。學校強化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舉辦了APEC實現亞太自貿區投資規劃研討會、中非經貿合作論壇、國際經貿治理論壇等一系列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國際學術影響力顯著增強。
學校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大力推進學科創新平臺建設,相繼成立“一帶一路”國家經貿關系與合作高等研究院、自由貿易港戰略研究院、世貿組織講席(中國)研究院和人工智能與變革管理研究院、國際合作研究院等5個實體性科研創新平臺。學校承接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中架構設計和第三方評估,以及“一帶一路”橋頭堡建設任務等重要使命。學校成為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建設協同高校,并入選中宣部牽頭成立的“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成員單位和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核心智庫單位。
學校對外經貿特色智庫平臺
WTO亞太培訓中心落戶我校
人工智能與變革管理研究院承辦AOM OCIS人工智能與管理會議
國際發展合作研究院成為“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委員會成員單位
學校在決策咨詢研究方面的特色和優勢明顯,不僅擁有上海高校智庫3個,上海高校智庫國際經貿治理與中國改革開放聯合研究中心還入選了CTTI高校智庫百強榜單,成為全國“A區高校智庫”。學校獲批建設經貿信息直報站,近五年決策咨詢成果始終保持在全市高校前6名,其中近兩年位居市屬高校第1名。學校在全球經貿治理與多邊貿易體系改革、國際發展合作等領域的決策咨詢成果突出,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
全面深化戰略合作,提升社會服務能級
學校注重加強與政府部門合作,是上海市委組織部領導干部培訓班承辦基地。持續推進上海自貿區、自由貿易港協同創新工作,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合作共建自貿區經貿人才培養基地。自自貿區設立以來,學校每年與自貿區管委會合作,連續7年舉辦專場招聘會,為學生和企業搭建了很好的互選平臺。
學校積極拓展與松江區、長寧區、虹口區戰略合作。學校與松江區共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并合作創辦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附屬松江實驗學校。附校自2016年成立以來,得到了學校全方位、多角度、系統化的指導和支持,依托學校優質資源,積極探索“大中小一體化”辦學實踐模式,實現了跨越式的成長和發展。學校與長寧區共建“古北620”創業孵化基地,積極參與長寧區區域化黨建,主動承接聯席會議首個輪值召集單位職責。學校與虹口區的戰略合作旨在從構建擴大開放新高地、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構建區校融合發展新機制等方面作有益探索,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學校進一步深化與海關總署、上海市商委和上海科創辦的戰略合作。學校與海關總署共建成立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上海),在編制全球貿易相關指數、外貿政策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合作,更好地服務國家宏觀經濟決策,深化進出口監測預警工作的內涵和外延。學校與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共同推進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和進口博覽會論壇及溢出帶動效應專題研究,依托WTO亞太培訓中心開展高端培訓。學校與上海科創辦聚焦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重點在“為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智庫服務”“支持建設‘上海科技創新與開放經濟戰略研究院’”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
學校與海關總署共建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上海)
學校與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學校與上海科創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面向未來,學校將進一步對標對表貿易強國建設、教育強國建設、新開放戰略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更加緊密對接服務國家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優化學科布局,以建設一流學科為目標,以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金融、國際合作、國際治理為主線,著力提高科研創新實力,深耕特色智庫品牌,發揮決策咨詢研究優勢,產出更多標志性成果,為國家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建議方案,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