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97年以前專業名稱為國際貿易(國際運輸方向),后更名為運輸經濟學。2000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與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大學)合作辦學。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物流管理專業。
教師團隊:
專任教師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83.3%。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管理學及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理論基礎和國際化視野,掌握經濟、貿易及運輸與物流管理的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應用能力的物流與供應鏈經營管理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微觀經濟學(英)、宏觀經濟學(英)、會計學(英)、商務統計(英)、財務管理(英)、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導論(英)、運輸管理(英)、運輸經濟學(英)、采購管理(英)、服務運營(英)、生產運營(英)、供應鏈管理(英)、倉儲與配送(英)、電子供應鏈管理(英)、物流系統分析(英)、戰略管理(英)、商業計劃(英)等。其中,20門專業課采用雙語教學模式,專業核心課程由澳方專職教師主講。
?本專業學生除參加學校的英語課程學習外,還將接受RMIT大學“全球英語”培訓課程系統全面的英語語言能力訓練。
畢業面向:
學生畢業后能在國際航運企業、國際物流企業、國際經貿企業、跨國制造企業或國際航運管理機構、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等從事國際物流與供應鏈業務經營與管理工作。
教學成果(近五年):
國家教育部和國家財政部特色專業建設單位
中外合作“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獲2005年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建設項目:《商業物流學》(2010)
上海市全英語示范課程:《供應鏈管理》(2010)
市級重點課程:《物流管理》(2007)
上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驗基地(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