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場不設限的奔赴,
是合上書本時眼底躍動的星光,
是轉身告別時緊握的期待。
人生的答卷從無固定格式,
每一次啟程都是嶄新的注腳。
畢業生們各自啟程,
在不同的經緯線上,書寫獨一無二的詩篇。
前方或許荊棘叢生,
或許繁花遍野,
但腳步從不停歇。
今天,我們有幸采訪到了優秀畢業生黃梓靜,
讓我們一同聆聽她的成長故事,
解鎖她在逐夢路上的獨家秘籍。

個人簡介


自我介紹

黃梓靜,工商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國際企業管理方向)專業,企管2101班班長,上海市優秀畢業生,曾任工商管理學院團委副書記(學生)。
獲獎經歷

獎學金
2023-2024學年國家獎學金
2023年度祥祺優秀學生獎學金
2022年澤迪企業獎學金
校優秀學生獎學金一等獎四次
個人榮譽
2023-2024學年“優秀共青團干部”
2023-2024學年“校園青年創新先鋒”
2022-2023學年“優秀學生”
2022-2023學年“校青年創新先鋒”
2023年“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
2022年度“校優秀共青團員”
競賽獎項及社會活動
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海賽區銅獎
2023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
大賽市賽三等獎
2023年校暑期社會實踐特等獎
2023年旅游線路設計大賽一等獎
2023年“哲思論道”案例分析大賽優秀獎
座右銘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問答環節

Q1:在大學四年里,您認為最應該培養的三個能力是什么?
A1:我認為自主學習能力是第一關。如今網上有很多優質課程和資源,可以利用空閑時間不斷提升自己。此外,思維能力決定解決問題的效率。無論是寫論文、做項目,還是未來參與工作,能把零散信息整合成清晰方案是一個很棒的能力。最后,情緒管理能力也至關重要。不要被壞情緒困住,找到適合自己的解壓方式,例如跑步、聽音樂,心態穩了才能走得更遠。

Q2:您曾參與過多類競賽并取得優異成績,請問您能否分享一下相關的備賽經驗?
A2:備戰商賽時,我們需要聚焦社會痛點找到創新項目,用數據調研驗證可行性。組建跨學科團隊,發揮成員專長。精心打磨商業計劃書,突出商業模式、市場分析與財務規劃。反復演練路演,設計吸睛開場,用可視化圖表輔助講解。積極參與模擬答辯,根據評委反饋優化方案,同時關注行業前沿動態,融入新趨勢提升項目競爭力。

Q3:許多人都會在大學期間經歷迷茫與困惑,您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階段?您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的?
A3:我在大學時也曾因專業選擇、未來規劃陷入迷茫。我的破局方法分為兩步。首先要做的是向內探索,可以利用SWOT分析梳理優勢與興趣。隨后要做的是向外實踐。參與不同領域實踐(如實習、社團、競賽),在試錯中排除不適合的路徑。


Q4:父母和老師在大學過程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他們對你的幫助是什么?
A4:父母像“溫情錨點”,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打擾我探索新生活,但永遠是最堅實的后盾。當我因學業壓力崩潰、職業選擇迷茫時,父母的經驗和安慰如同冬日暖陽;遇到難題時,他們的視角能夠開辟新思路,助我找到突破口。老師是“專業引路人”,課上點撥知識迷霧,課后指導職業規劃,用經驗和資源引領我跨越校園到職場的認知邊界。我非常感謝父母和老師在我人生中的每一次托舉。

Q5:有沒有一條被您驗證過的“反常識”成長經驗,想分享給學弟學妹?
A5:我想分享一條反常識經驗:成長路上“慢”有時比“快”更高效。由于大環境的壓力,部分同學急于求成,盲目跟風考證、參加競賽,卻忽略深耕自身核心能力。我曾因貪多求快,同時準備多個考試,結果精力分散,成效甚微。后來學會聚焦1-2個目標,深入鉆研、沉淀和積累,反而收獲遠超預期。建議大家不要急著追趕他人節奏,找準方向后,扎實走好每一步,慢下來打磨能力,反而能走得更遠更穩。
成長的故事里,
藏著破繭的勇氣、逐夢的執著。
青春從無標準答案,
未來更無邊界束縛。
愿每個懷揣熱忱的追夢者,
都能以這些故事為帆,
在人生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將熱愛釀成詩,
把理想種成花,
書寫獨屬于自己的耀眼傳奇!
本期的采訪到此結束,
我們下期再見。
祝大家云程發軔,萬里可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