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活動簡介
2025年4月18日中午,為順利開展“青春揚帆新征程,時代答卷青年行”主題團日活動,工商管理學院團委副書記胡心鈺、學院優秀團支書代表以及2023級、2024級各班團支書一同開展主題團日活動交流會。




02
活動回顧

管院組織部部長劉宇飛同學為同學們分享活動指南,強調團日活動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廣大青年聽黨話、跟黨走,推動團員青年在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展現青春風采的重要意義。并對團日活動的活動策劃、實施流程、成果總結要求做了詳細說明。

接著兩位優秀團支書方泊秋同學和劉志豪同學基于自身經驗對本次團日活動的展開進行了分享和指導。
企管2301團支部方泊秋同學提出“1+4+N”發展模式——1個核心,4個抓手及N個品牌活動,做到有組織、有制度、有平臺、有成效。同時她還提出團日活動創新思路,通過聯合多方、特色班會、紅色桌游等方式讓更多人參與其中。
人力2402團支部劉志豪同學則對團支部建設和團日活動開展兩方面分享經驗。他指出要定期開展支部團建,提升團支部凝聚力和歸屬力。通過總結與反思以往團日活動,他得出“三敢”經驗——敢說,敢于展示風采,敢想,并結合過往團日活動的事例為團支書們詳細解釋。


工商管理學院團委副書記胡心鈺總結發言提出:第一,要強化理論武裝,活動開展要具有較強的思想引領性;第二,要結合青年特色與專業特色,增強活動的吸引力;第三,注重實效,形成長效的活動機制。針對活動流程設計,胡心鈺老師提出系統性指導方案,并探討團日活動在個人、集體、社會層面的深刻意義。期望各團支部都能有所收獲,并在以往團日活動的基礎上有所突破。




03
具體活動指南
團日活動的意義
于個人而言,增強團員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引導團員將個人夢想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將理論融于實踐;于團隊而言,增強支部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增強團員對對團組織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打造支部特色品牌,擴大支部朋友圈,依托公眾號宣傳,讓支部“走”出去;于社會而言,團日活動覆蓋面廣,努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青春動能。
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開展團日活動?
1.由班委牽頭召開支部委員會會議;
2.運用團小組制度,各小組負責一個活動,小組成員牽頭組織開展活動;
3.充分發揮同學們的資源聯系多方聯動開展活動;
4.制作推送發布在班級微信公眾號上進行活動宣傳;
5.制作相關活動產品,推動團日活動成果可視化。


應該以什么樣的流程開展團日活動?
1.青年思享會
團小組成員提前準備紅色書籍,并讓同學們提前閱讀,提高同學們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領悟。思享會上,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暢談自己的閱讀體會,以思想共鳴凝聚青春力量,用智慧共享助力成長發展 。

2. 微團課錄制
團小組成員聚焦“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主題,走進紅色場館,將理論篇章與具體實踐相結合,通過微團課的形式講述所思、所感、所獲。走進中小學生課堂,青年學子成為“學”的主角、“講”的主力、“聽”的主體,帶動廣大青年學好黨史這門“必修課。從而傳承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3.上海場館指南
團小組成員提前完成活動策劃,并做好安全方案,以上海豐富的資源為依托,用實地考察、交流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場館資料,對場館區位優勢和體驗內容進行深入調研,繪制場館指南。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4.校史文化推廣
團小組成員可圍繞校史文化設計破圈方案和文創產品,將所學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展現了青年團員的創新能力與文化素養,更讓校史文化以新穎的形式“活”了起來。團小組成員也可組建“尋跡小隊”,走訪校史館、學思樓、思源湖、初代教學樓等標志性場景,挖掘建筑背后的校史故事,拍攝宣傳視頻。
5.支部傳幫帶
與校內或校外(如鄉鎮、社區、街道)一個團支部和一個學生社區樓宇功能性團支部進行結對共建,發揮各方資源優勢,聯合開展學理論、深交流、廣研學等活動,團支書分享團學工作經驗,擴大支部共建“朋友圈”,發揮以老帶新“傳幫帶”作用,充分利用多方資源,促進學院之間、專業之間的融合,邀請學院團組織負責人、專業教師、輔導員、師生黨員、優秀志愿者、校園青年先鋒等群體開展經驗分享、成長指導、座談交流等,增強吸引力、感染力,引導廣大青年結合實際,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和方向。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04
總結
團日活動對共青團組織與團員青年具有重要意義,旨在增強團組織凝聚力,深化思想引領,引導廣大青年奮力書寫新時代新征程的華章。希望管院學子能在此次團日活動中大放異彩,傳承紅色基因,發揮創新能力,組織具有深厚意蘊的活動,為實現個人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貢獻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