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下午14點,由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舉辦的科創管院——科研能力+國際化:工管學院學生未來發展的基石講座順利開展。我們有幸邀請到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楊軍敏作為本次活動的嘉賓及講師,進行了一場以認識科研能力及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性為主要內容的科創講座。
楊老師在與同學們親切問候后,簡單闡述了主題的兩大要點,即“科研能力培養”和“國際化的交流” 并圍繞該主題細分為了四個模塊。
01
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楊老師指出學生應該通過科研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正如社會學家Alvin Toffler所說的“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如何學習的人”,楊老師也正是希望我們可以積極思考,鍛煉我們的批判性思維,從而讓我們理解學習的本質是持續學習,適應變化這一命題。在楊老師的循循善誘下,同學們對“學習”一詞有了更深的感悟。
02
增強職業競爭力
在進入第二部分講解時,楊老師再次強調了思考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并說明了科研訓練能夠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并向我們列舉實例,比如寫論文時的數據渠道不可局限于網絡,這種數據不具有代表性、權威性,而真正嚴謹的數據應當是經過辯證思考后得出的結論。楊老師還提及國家發展層面近期對國際交流、國際開放的高度重視,強調擁有良好的科研背景能夠讓畢業生在求職市場上更受歡迎,突出了對于工管學生科研的重要性以及在增強職業競爭力上的益處。
03
促進個人成長與發展
楊老師提及,短期發展是職業,長期發展則是個人素養的提升。在科研的過程中,同學們所學到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還可以建立自信、提高溝通技巧、學會團隊合作,這種科研的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正所謂實踐出真知,數據見證價值。楊老師的講解讓同學們更加意識到科研的重要性。
04
數據統計
“單做科研好像是在自己的圈子里,而國際化就是翅膀,會帶我們到更廣的圈子。”在第四模塊中,楊老師以BGA等多項權威數據向同學們證明了科研與國際交流的緊密性,并提出了科研能力是基石,國際化則是翅膀,助力同學展翅高飛這一論點,積極鼓勵同學們認真對待科研并與國際相接軌,以更好的個人背景面對社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