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教育,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正值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黨委書記武增勇、工商管理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書記蘇暢以及工商管理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的黨員們一同前往位于淮海中路的武康大樓和宋慶齡故居紀念館進行實踐調研。
本次實踐調研的第一站是武康大樓。武康大樓由鄔達克設計,屹立在武康路、興國路、淮海路、天平路、余慶路口五街交匯處的武康大樓,其外形猶如一艘巨型航船。如果把享有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的上海比喻成一本厚重的大書,那么武康大樓無疑是最精彩的書頁之一。2007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徐匯區調研看到武康大樓等老建筑時,對上海的城市文脈流露出濃厚的感情。他說,“上海歷史風貌的價值精華就在4000多幢老建筑,如果這些老建筑消失了,上海的文脈就切斷了,歷史風貌就沒有了,城市特色也就沒有了。對于歷史風貌區要防止大拆大建,切實傳承好歷史文脈。”2018年,上海徐匯區啟動武康大樓外立面保護性修繕。2019年9月,武康大樓完成保護性修繕。如今,武康大樓朝向街區凸出的那一條拱形弧線,既像一個華麗舞臺,又像一抹微笑唇線,向全世界展示它的獨特魅力。






武康大樓巍然聳立的視覺效果源于它的位置,三角形的基地位于五條馬路交匯的岔道口,視野開闊,氣勢好似一艘戰艦。這座八層高的大樓是滬上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師的設計兼顧美觀與實用、商用與居住。近年來,武康大樓底層業態也歷經一輪調整,昔日的藥店、床上用品商店等改為有文化氣息的文旅主題店鋪,如中式雅韻的大隱書局、西式懷舊的老麥咖啡、富有特色的音樂書店、“城市行走”主題的“城市交集”和歷史悠久的紫羅蘭理發店等。本次實踐調研過程中,支部黨員們也和書記一起在武康大樓漫步,閱讀建筑中的上海故事和中國故事,感受上海這座城市的初心和城市精神。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家的記憶,國的情懷


本次實踐調研的第二站是位于淮海中路1834號的宋慶齡故居紀念館。1949年春,宋慶齡遷居至上海市徐匯區淮海中路1843號住所。在這里,她迎來了上海解放,也是在這里接受中國共產黨邀請,出席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并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慶齡女士畢生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為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因病在北京逝世,中央決定將她在上海的寓所作為永久性的紀念地。





初入紀念館,大家集體參觀了宋慶齡故居的主樓。故居主樓始建于1920年,收藏著宋慶齡一生各個時期的歷史照片、文稿、書信、字畫、藏書、生活用品,國務禮品,以及宋慶齡精心保存的孫中山的珍貴遺物和親屬物品等共13000余件文物。1949年,宋慶齡在入住后不久就迎來了上海的解放,在上海解放后的第四天,受毛澤東委托,陳毅和鄧小平就來到寓所拜望慰問。同年8月, 宋慶齡也是在這里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邀請,離滬北上,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由此翻開了她政治生涯的新篇章。

步出主樓,大家一同進入了位于院落北端的宋慶齡文物館,參觀了常設展覽“手澤如新 往事如訴 ——宋慶齡文物珍藏展”。展覽選取了宋慶齡生平重要節點中具有代表性和故事性的200余件文物展品,配合多媒體展項和觀眾互動體驗區,講述了宋慶齡為新中國的建立、建設作出的不朽功績,講述了她為保衛世界和平、促進社會進步和人類幸福進行的不懈奮斗。


展覽中,一件意義重大的文物展品吸引了黨員們的目光:宋慶齡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二十八周年而撰寫的祝詞《向中國共產黨致敬》。上海解放初期的1949年6月30日,宋慶齡出席了中共中央華東局和中共上海市委會聯合舉辦的“七一”紀念晚會并在會上發表了這篇熱情洋溢的祝詞。祝詞全篇只有短短幾百字,卻飽含著宋慶齡對中國共產黨深厚真摯的感情,她漫長的革命生涯見證了20世紀中國歷史的偉大變革,她的一生始終同中華民族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始終同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


本次實踐調研活動后,工商管理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的各位黨員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感想。
01
董新穎
5月18日,我有幸與書記、支部成員們一同在武康大樓進行實踐調研。武康大樓的建筑風格透露出一種凝重、莊嚴的美,讓人感受到濃濃歷史的厚重感。更讓我吃驚的是,武康大樓里還有居民居住。這不禁讓我想到,歷史建筑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在發展中保護,要在使用中保護。上海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為這座城市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02
雷思思
5月18日在黨支部的組織下,我們一同來到武康大樓,沿著總書記在上海的足跡進行實踐學習,帶著故事真正走近武康大樓,發現它歷經百年滄桑后在新的時代洪流中不斷產生新的故事、煥發出新的生機。建筑本體、歷史底蘊、時代發展、周邊業態、產業文創、城市規劃等多種因素使得其在新的時代背景中不斷豐富,留下越來越多的城市記憶和人文故事!正如果戈里所說:“建筑是世界的年鑒,當歌曲和傳說已經緘默,它還依舊訴說。”現在的武康大樓兼容城市景觀、人文底蘊、社會發展、城市治理等諸多話題于一身,它絕不僅僅是一個所謂“網紅”打卡點,它所代表的人間煙火、治理故事,為上海這座城市的軟實力提升不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03
劉茜晰
5月18日上午,我們支部一起參觀了位于淮海中路的宋慶齡故居紀念館。“天下為公,共進大同”就成了宋慶齡女士畢生追求的理想。十年與孫中山先生并肩作戰,而在孫中山先生去世后,秉其遺志,堅定地獻身革命事業。宋慶齡女士用堅定地理想和責任感展示了革命家的精神。我們要謹遵她的教誨,時刻牢記“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實的保衛者,是歷史加速美好的世界前進的力量?!?/p>
04
張雨晨
5月18日,我有幸與書記、支部成員們一同在武康大樓進行實踐調研。武康大樓的建筑風格透露出一種凝重、莊嚴的美,讓人感受到濃濃歷史的厚重感。更讓我吃驚的是,武康大樓里還有居民居住。這不禁讓我想到,歷史建筑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在發展中保護,要在使用中保護。上海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為這座城市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05
洪佳敏
很榮幸能與支部同志們一起參觀宋慶齡故居,在仔細參觀展館、故居里的布置和介紹后,宋慶齡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深刻了,每一處都彰顯她的博大胸懷,對世界、對中國的熱愛。宋慶齡于1963年遷居于此,這里是她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她的生活住處陳設雅致,處處可見她的生活志趣和投身事業的奉獻。宋慶齡為了中國的和平、民主、解放事業,為了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業,殫盡竭慮直至終老。瞻仰宋慶齡故居,了解、緬懷她的一生,讓先輩的光輝思想和崇高事業鼓勵我們繼續前行。
06
張佳美
今天有幸與書記和全體黨員們一起參觀了宋慶齡故居,感受到了宋慶齡女士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在她的故居里,我了解到她的人生經歷和她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貢獻,她一直把精力投入婦女與兒童的文化、教育、衛生與福利事業中,她不斷努力推動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同時,在她的住所和庭院里,我進一步感受到了她對園藝的熱愛和用心,對工作的認真與負責,讓我更加欣賞這位卓越的女性??偟膩碚f,這次參觀讓我更加了解和尊重宋慶齡,也讓我更加珍惜我們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