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4日下午,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報名入伍的白英健、王超杰、高揚、范嘉俊四名大四畢業生,在松江區石湖蕩鎮新姚村的負責人的陪同下來到抗美援朝戰士柴留祖家里。
柴留祖老人于1960年3月5日入黨,至今黨齡已有60個春秋。參與此次走訪的同學描述道:“他站立時身姿筆挺,雙目炯炯;交談時思路清晰,手勢有力……已經85歲的老先生,身上依然透著軍人的氣質。”
走訪的過程中,柴留祖老人為同學們講解了作為第三批抗美援朝戰士,在異國他鄉為國戰爭的故事。
自1952年2月從上海松江出發,火車晝夜不停地行進了三天三夜、又在安東市被迫休整一個星期后,柴留祖才正式踏上抗美援朝戰場,被分配到志愿軍炮2師29團3營7連,擔任瞄準手及通訊員職位,為我國在朝鮮戰場的戰斗力貢獻自己的力量。
提到柴老印象最深的一仗,莫過于金城反擊戰役。柴留祖所在的部隊收到緊急指令,要求推進敵營戰線,進行猛烈攻擊。或許是前方捷報頻傳,勝利的喜悅沖淡了以柴留祖為代表的若干革命戰士們對個人安危的顧慮。時隔多年,每憶及此,柴老仍然記憶猶新:“只見陣地上火光沖天、樹葉紛飛,十幾分鐘的時間里,每門炮連續發射了一百多發炮彈,炮筒子都打得紅通通的。”
大小戰斗打了幾十場,軍人的剛毅氣質已深深刻進了他的骨、溶入了他的血。如今,耄耋之年的他,回首那交織著血與火的歲月,老人言語鏗鏘:“我這一生,是戰斗的一生!”
從朝鮮戰場歸來后,柴留祖在北京炮兵學校進修。爺爺說知道自己基礎差,便“笨鳥先飛”,平常沒給自己少加練,最后被評為“學習積極分子”,與此同時,黨組織也通過了他的入黨申請。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習近平主席的一些講話,老人能一字不差地講給即將入伍的新戰士們聽。“主席說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的!真是太對了,我們老一輩要干,你們小一輩不能偷懶,也得埋頭苦干!”老人說到激動處,揮著拳頭,就仿佛要大干一場的樣子。
采訪結束后,這位85歲的老人和參訪同學進行了合照,他誠懇地說道:“謝謝你們來聽我說這些事,雖然我不是現役軍人,但你們恰值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希望你們邁進軍營,體現咱們國家高質量人才的培養,也做一個青春不悔,人生亮麗,颯爽英姿,保家衛國的優秀戰士。”
銘記紅色革命歷史,傳遞新時代正能量。采訪老兵的工作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仰望歷史的天空,家國情懷熠熠生輝;跨越時間的長河,家國情懷綿綿不斷。從歷史到現實,家國的書寫、大我的境界,始終激勵著新一代青年勇毅前行。
實地走訪老兵,傳承紅色基因,不僅是對歷史的凝視與反思,更能成為這些應征入伍的青年心中最神圣的一課。
文稿撰寫:白英健 、付馨寧、崔延順
素材整理:范嘉俊、高揚、王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