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梅赌场-美高梅赌场网址_线上百家乐平玩法_全讯网大白菜论坛 (中国)·官方网站

國際經貿治理動態2022年五月刊

發布時間:2022-06-17瀏覽次數:219

1









國際經貿治理動態


2022年 五月刊


國際經貿治理與中國改革開放聯合研究中心(SC-GTEG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治理與中國改革開放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智庫)成立于2013年,是首批上海高校智庫之一。智庫以中外合作為基礎,以世界貿易組織講席為學術支撐,集中了世貿組織、聯合國貿發會議、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等國際組織以及國內外知名大學、研究機構和智庫的研究力量,以國內外研究團隊聯合研究為主要工作方式,旨在為中國參與國際經貿治理和改革開放提供經濟與貿易相關政策咨詢建議。


Shanghai Center for Global Trade and Economic Governance (SC-GTEG)

Founded in 2013, SC-GTEG was one of the first batch of university think tanks established at Shanghai. It is based on the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especially collabo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ink tanks in the field of trade and economics. With the academic support from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hairs Programme (WCP), it pools research sources from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UNESCAP), as well a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well-known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ink tanks. It is to be a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think tank that depends o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perts. It aims to provide trade and economic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global trade and economic governance as well 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目錄



一、WTO快訊

(一)四大國際機構聯合舉辦貿易補貼主題會議

摘要:5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世界銀行(WB)和世界貿易組織(WTO)聯合舉辦線上會議,發布了聯合撰寫的貿易補貼報告,并在會上重點討論了貿易補貼相關問題及應對措施。

報告以“補貼、貿易與國際合作”為題,主要側重于可能產生有害國際影響的補貼,特別是可能扭曲貿易和投資的補貼,包括政府直接支出、稅收優惠、股權注入、優惠貸款等。報告指出,頻繁的補貼使用導致近年來反補貼措施的使用次數顯著增加。報告同時強調了各組織關于補貼的現有信息總體上很薄弱,因此需要在補貼方面開展更廣泛的國際合作,以提高全球貿易的開放性和可預測性。

WTO副總干事岡薩雷斯(Anabel Gonzalez)表示,補貼會扭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發展并破壞貿易發展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進而削弱公眾對貿易自由化發展的信任與支持。隨著全球價值鏈、數字經濟的發展和氣候變化、新冠疫情等日益嚴峻的全球性挑戰爆發,補貼逐漸成為應對經濟停滯和全球衛生緊急情況的重要舉措,因此需要重點關注貿易補貼問題,進而推動全球經濟復蘇。



(二)李成鋼大使在TRIPS理事會非正式會議上的發言

摘要:202256日,在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RIPS)理事會非正式會議上,世貿組織成員就美國、歐盟、印度和南非四方在非正式進程中關于新冠疫苗知識產權豁免問題達成的成果文件進行了討論。

根據目前的四方成果文件,適格成員可以在符合該文件規定的情況下,對TRIPS協議第28.1條規定的權利進行限制,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所需為限,授權使用生產和供應新冠肺炎疫苗所需的專利標的。其中,關于“適格成員”,該文件給出了兩種定義,第一種定義為“所有發展中國家成員均為適格成員,同時鼓勵有能力出口疫苗的發展中國家成員選擇主動退出本決定”,第二種定義為“在2021年出口新冠肺炎疫苗劑量超過世界出口量10%的的發展中國家成員不屬于適格成員”。

對此,我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團的李成鋼大使表示,中國不能接受“適格成員”的第二種定義,這種不合理、武斷的標準,不僅會向外界發出錯誤的信號,也會對未來談判產生系統性影響。此外,李成鋼大使表示,中國始終是支持者,并且,中國始終認為,WTO的任何談判,包括正在進行的知識產權豁免談判,都應遵循開放、透明和包容的原則,中方支持將該文件作為此后討論的基礎,但在討論進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并妥善解決包括中方在內的各成員的主要關切。



(三)總干事伊維拉與聯合國主要機構負責人就MC12前的關鍵問題交換意見

摘要:512日,WTO總干事伊維拉(Ngozi Okonjo-Iweala)出席聯合國行政首長協調理事會春季會議,這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首次召開的行政首長協調會線下會議。

會上伊維拉表示,貿易合作對應對糧食價格飆升和新冠疫情等全球挑戰至關重要,并敦促聯合國主要機構負責人應當支持WTO各成員方努力在即將召開的MC12上為取得成果。伊維拉表示,當前全球面臨國際安全、食品、環境和氣候、公共衛生等方面的持續挑戰,而貿易在很大程度上是實現世界各地人民盼望的公平增長、創造就業機會和建立環境可持續性所需的政策解決方案之一。伊維拉強調,在MC12上取得成果對重建公眾對國際合作和多邊機構的信心至關重要。



(四)WTO組織推動就漁業補貼達成全球協議

摘要:516日,以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和皮尤慈善信托基金官員為代表的近200個環保組織向世貿組織總干事恩戈齊·奧孔喬-伊韋拉(Ngozi Okonjo-Iweala)提交了一封信函,旨在呼吁世界各國政府盡快達成協議,逐步取消有害漁業補貼。

根據總部位于澳大利亞的明德路基金會(Minderoo Fundation)數據顯示,全球海洋魚類種群中有近一半被過度捕撈,近十分之一處于瀕危的邊緣。此外,研究人員無法持續獲取占全球一半漁獲量的某些魚類種群的評估數據。研究人員估計,2.6億人的生計直接或間接依賴于海洋漁業。

世貿組織成員將于516日至20日舉行密集的談判,旨在遏制有害的漁業補貼。根據上屆部長級會議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具體目標14.6(到2020年,禁止某些助長過剩產能和過度捕撈的漁業補貼,取消助長非法、未報告和無管制捕撈活動的補貼,避免出臺新的這類補貼,同時承認給予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合理、有效的特殊和差別待遇應是世界貿易組織漁業補貼談判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的授權,談判人員將達成協議以消除對非法、未報告和無管制的捕撈活動的補貼,并禁止某些導致產能過剩和過度捕撈的漁業補貼,談判也會涉及特殊和差別待遇。



(五)WTO副總干事岡薩雷斯:“貿易對于應對氣候變化至關重要”

摘要:519日,在美洲協會和美洲理事會主辦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貿易與環境活動上,副總干事安娜貝爾·岡薩雷斯(Anabel González)強調了開放和可預測的貿易的重要性,尤其在幫助美洲地區適應氣候變化、獲得氣候友好型解決方案和打入綠色供應鏈方面。

岡薩雷斯呼吁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貿易官員充分利用世貿組織作為與合作伙伴討論碳邊境調整和其他氣候措施的貿易影響的平臺,并努力應對可能出現的任何挑戰,以避免分裂和摩擦。她補充說,世貿組織將在氣候變化領域開展工作,比如去促進環境產品和服務的貿易,改革對環境有害的補貼,進一步支持循環經濟,打擊塑料污染等。

岡薩雷斯觀察到,許多新興的綠色和循環商業模式依賴于數字工具,租賃和共享系統以及遵守可持續發展標準來創造價值。她說:“貿易官員可以通過減少服務和數字貿易壁壘,以及與國內利益相關者和國際合作伙伴合作,加強各國的標準和質量基礎設施,幫助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綠色企業扎根并加入可持續供應鏈。”



(六)由于烏克蘭沖突和疫情影響,世貿組織商品晴雨表仍然持平

摘要:根據最新的世貿組織商品貿易晴雨表,烏克蘭的沖突以及中國最近與大流行有關的封鎖似乎正在抑制2022年上半年的全球商品貿易。目前商品晴雨表的讀數為99.0,仍略低于該指數的基線值100,這是實時指標的前瞻性綜合指數,表明商品貿易繼續緩慢增長。貨物貿易晴雨表是一個綜合領先指標,提供相對于傳統貿易量統計數據的近期趨勢的商品貿易軌跡的實時信息。100的讀數表明增長符合中期趨勢;大于100的值表示高于趨勢增長,而低于100表示相反。

烏克蘭沖突始于2月下旬,引發了食品和能源價格的大幅上漲,這降低了各國實際收入并降低經濟增長幅度。中國為抗擊新一輪新爆發的COVID-19而實施的大規模封鎖措施進一步擾亂了貿易和生產。4月份,WTO預測2022年世界商品貿易額增長3.0%,低于去年10月預測的4.7%。目前的晴雨表讀數與4月份的預測大致一致,但對于目前數據應謹慎解釋。




二、WTO案例評析

 (一)DS603:澳大利亞——針對中國某些產品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措施

案名

澳大利亞 ——某些產品的AD/CVD (中國)

案號

DS603

申訴方

中國

應訴方

澳大利亞

第三方(原始程序)

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歐洲聯盟;印度;日本;大韓民國;馬來西亞;墨西哥;挪威;俄羅斯聯邦;新加坡;瑞士;中華臺北;英國;美國;越南

涉及條款

《反傾銷協定》第2.1條、第2.2條、第2.2.1.1條、第2.2.2條、第2.4條、第9.3

《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1994)第6.1條,第6.2

《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第1.1款(a)(b)項、第2.1款(c)項、第11.1條、第11.2條、第11.3條、第14條(d)項

日期

請求咨詢:2021624

請求小組:2022113

小組成立:2022228

爭議措施

澳大利亞對進口原產于中國的某些產品,特別是風塔、深拉不銹鋼水槽和鐵路車輪實施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

摘要:中國提交了第二份設立WTO爭端小組的請求,以審查澳大利亞對從中國進口的風塔、不銹鋼水槽和某些鐵路車輪征收反傾銷稅的決定,以及對從中國進口的不銹鋼水槽的反補貼措施。中國首次要求設立小組成員的請求在125日的DSB最后一次會議上被阻止。

中國表示,其請求中提出的問題凸顯了澳大利亞在履行世貿組織有關協定規定的義務方面的一系列持續和長期失敗。中國表示,貿易救濟調查和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商做出的決定缺乏事實依據,解釋不透明,在法律上不受紀律約束。澳大利亞表示,澳大利亞的貿易救濟制度是獨立,透明,非歧視和基于證據的,并補充說,澳大利亞相信其在啟動和進行調查時遵守了世貿組織的義務并補充其仍然準備通過雙邊討論與中國解決這一問題。

DSB同意成立一個小組。歐盟、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巴西、瑞士、挪威、新加坡、韓國、印度、中華臺北和日本保留其參與訴訟的第三方權利。



(二)DS379:中國訴美國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案

案名

美國-對部分中國產品征收最終反傾銷反補貼稅案

案號

DS379

申訴方

中國

應訴方

美國

第三方(原始程序)

阿根廷;澳大利亞;巴林王國;巴西;加拿大;歐洲共同體;印度;日本;科威特國;墨西哥;挪威;沙特阿拉伯王國;中華臺北;土耳其

涉及條款

GATT1994第一條和第六條、《SCM協定》第12101213141932條、《反傾銷協定》第126918條,《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

日期

請求磋商:2008919

請求專家組:2008129

專家組成立:2009112

專家組報告:20101022

上訴機構報告:2011311

爭議點概要

關于公共機構的認定;關于補貼的專向性的認定;利益計算中使用的外部基準;“雙反”措施同時適用時的雙重計算問題

1、案件事實

2008 9 19 日,中國根據DSU 4 條、GATT 1994 231 條、《反補貼協定》第30 條和《反傾銷協定》第17 條就美國商務部對我國圓形焊接碳質鋼管、新型非公路用充氣輪胎、薄壁矩形鋼管和復合編織袋四種產品征收最終反傾銷和反補貼稅請求與美國磋商。因磋商未果,中國于2008 12 9 日根據DSU 47條和第6 條、GATT 1994 232 條、《反補貼協定》第30 條和《反傾銷協定》第17 條請求設立專家組。2009 3 4 日,WTO 總干事根據中國的請求指定三名專家組成專家組。阿根廷、澳大利亞、巴林、巴西、加拿大、歐盟、印度、日本、科威特、墨西哥、挪威、沙特阿拉伯、中國臺北和土耳其保留作為第三方介入專家組程序的權利。

專家組經審理后于2010 10 22 日發布基本不利于中國的報告,我國不服而就其中的公共機構、專向性、利益計算基準和雙重救濟四個問題提起上訴,上訴機構經審理后于2011 3 11 日發布報告。上訴機構支持我國關于“公共機構”和“雙重救濟”問題的主張,推翻了專家組關于公共機構和雙重救濟的錯誤解釋的裁決。

2、主要法律爭議

本案中,中美雙方就“雙重救濟”是否違反WTO規則進行了激烈的辯論,專家組做出了支持美方的裁決。上訴機構全面推翻了專家組裁決。

對于本案的一個關鍵詞“雙重救濟”,涉及案件的“事實”,各方沒有爭議。中美雙方及專家組和上訴機構一致認為,使用非市場經濟方法,對某種產品同時征收反補貼稅和反傾銷稅,有可能出現“雙重救濟”(double remedy)問題。如果部分傾銷幅度來自對出口產品的補貼,則根據非市場經濟方法計算出來的反傾銷稅便是既補救了傾銷又補救了補貼。從這個角度看,如果同時在這種產品上適用反補貼稅,該補貼就可能被“抵消”了兩次,即一次是通過反傾銷稅,另一次是通過反補貼稅。

但是專家組認為,雙方援用的反補貼協定第19條第4款和第19條第3款適用的對象是反補貼稅,而不是反傾銷稅;進口國只要按照反補貼調查程序認定了補貼的存在并且按照補貼數額征收,就沒有違反《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而沒有必要考慮該項補貼是否已經被別的措施抵消的問題。也就是說,反補貼是反補貼,反傾銷是反傾銷;在反補貼的時候考慮反傾銷的問題,于法無據。

上訴機構敏銳地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對第19條第3款進行了詳盡的解釋。上訴機構認為,該款“適當數額”(appropriate amount)中的“適當”一詞,是一個相對概念,是相對于補貼所造成的損害而言的;如果損害不復存在,那么就不能說反補貼稅的數額是適當的。也就是說,如果不考慮針對相同產品、抵消相同補貼的反傾銷稅,反補貼稅數額的適當性便無法確定。反補貼稅代表了全部補貼數額,而反傾銷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據相同的補貼計算的,并且同時征收以消除對國內產業的相同損害,在這種情況下,反補貼稅的數額就不可能是“適當的”。按照非市場經濟方法計算出來的傾銷幅度,有可能包括了一些屬于補貼的組成部分。上訴機構認定:雙重救濟,即同時征收反補貼稅和按照非市場經濟方法計算出來的反傾銷稅,兩次抵消相同的補貼,不符合第19條第3款。

通過這樣的分析,上訴機構在反補貼和反傾銷之間建立起了“橋梁”,使得兩個事項聯系起來。我們感到,上訴機構認為,對同一補貼兩次抵消的情況是不合常理的,應當予以禁止。這背后反映了上訴機構的價值觀和使命感,即這種情況不符合多邊貿易體制的宗旨,而如果上訴機構對此不予糾正,WTO體制內就幾乎沒有其他機會了。

本案中,上訴機構還糾正了專家組對于“公共機構”的解釋。

《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第1條)所指的補貼,是“政府或任何公共機構(public body)提供的財政資助”。本案中,涉及反補貼調查的公司,從國有公司購買了熱軋鋼、橡膠和石化產品等作為原材料,并且從國有商業銀行獲得了貸款。負責反補貼調查的美國商務部認為,國有企業和國有商業銀行屬于“公共機構”。專家組查找了字典含義,分析了既往案例,還解釋了該協定的宗旨和目的,認為“公共機構”應理解為由政府控制的實體。對于國有公司,政府所有權就是表明政府控制的一個高度相關、潛在決定性的證據。專家組舉例說,在通常經濟活動中,有公司“控制性權益”這一概念。在一個公司中,控制性權益是指擁有51%的投票權。也就是說,所謂“控制”公司,就是指具有多數所有權。這一概念也適用于政府所有的公司。因此,政府的多數所有權是表明政府控制以及判斷一個實體是否為公共機構的清晰、高度明示的證據。而在本案中,有關公司恰恰是由政府擁有多數所有權的。這樣,專家組認定,這些公司屬于“公共機構”。對于國有商業銀行,事實表明,政府擁有大多數股份,并且對其經營實行重要干預。根據上述“政府控制論”,專家組認為,這些銀行也屬于“公共機構”。

上訴機構經過分析認為,“公共機構”與“政府”有某種共性,協定所指的公共機構必須是擁有、行使或被授予政府權力的實體。當然,政府與政府不盡相同,公共機構與公共機構也不完全一樣。專家組和調查機關在判斷某項行為是否屬于公共機構的行為時,應當審查該實體的核心特點及其與政府的關系。除非在法律文件中有明確授權,實體與政府之間僅僅有形式上的聯系是不夠的。例如,政府是某一實體的主要股東,并不能表明政府對該實體的行為有實質性的控制,更不用說表明政府授予該實體以政府權力了。但是,如果證據表明政府實施多種控制,并且此種控制權被實質性地實施,則也許可以推定該實體正在行使政府權力。上訴機構說,專家組雖然認為政府所有權是高度相關的,但沒有進一步澄清“控制”一詞的含義。專家組所依據的是公司里的“控制利益”這一日常財務概念。從以上分析看,政府控制實體,其本身不足以證明實體屬于公共機構。因此,上訴機構認為專家組對“公共機構”的解釋缺乏適當的法律依據,從而推翻了專家組的這一認定。

上訴機構這一裁決的重要意義是,“政府控制”和“國有”等等,都不是確定“公共機構”的標準;確定一個實體是否為“公共機構”,應當看其是否“擁有、行使或被授予政府權力”,從而防止了將“公共機構”擴大化的現象。可以看出,上訴機構對“公共機構”的解釋,是更為嚴謹的。

3、簡要評析

DS379案是美國商務部對我國四種產品(矩形鋼管、標準鋼管、復合編織袋、非公路用輪胎)發起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我國將該案提交WTO爭端解決機構,要求啟動專家組程序,并最終在“公共機構”“雙重救濟”兩個重要問題上勝訴。本案的意義有三點:一是展現了中國運用WTO爭端解決機制的積極性;二是證明了我國法律人才的應訴能力;三是對專家組和上訴機構今后的裁決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同時,該案也使我國意識到國內法律法規不健全以及在應訴時舉證能力不足等問題,今后應針對不足之處進行改進,以便更好地維護我國對外貿易的利益。




三、經貿規則動態

(一)美國商務部啟動對俄羅斯市場經濟地位的審查

摘要:202256日,根據美國商務部發布的一份備忘錄,美國商務部啟動了對俄羅斯市場經濟地位的審查,被美國商務部認定為“非市場經濟”的國家將被征收更高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根據《1930年關稅法》第771條的規定,美國商務部在市場經濟評估中應當考慮以下六個因素:(1)一個國家的貨幣能否兌換成另一個國家的貨幣;(2)工資率是否通過勞資雙方的自由談判決定;(3)是否允許設立合資企業或以其他形式進行投資;(4)政府控制生產資料的程度;(5)政府控制資源分配和價格及產出決定的程度;(6)當局認定應當予以考慮的其他因素。美國商務部在202256日發布的備忘錄表示,根據俄羅斯過去三個月內實施的政策,上述六個因素中除了工資率以外的其他五個因素均受到了近期政策變化的影響。

此前,美國商務部曾于202110月在尿酸硝酸銨化肥貿易救濟案件中完成了對俄羅斯市場經濟地位的審查,認為俄羅斯雖然未能實施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但尚不足以被認定為“非市場經濟”。



二)美國和東盟舉辦特別峰會

摘要:2022512日,美國總統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在華盛頓特區接待了東南亞國家聯盟領導人,雙方在華盛頓特區舉行了美國-東盟特別峰會。美國總統拜登宣布了一項超過1.5億美元的倡議,以加深美國與東盟的關系,倡議的部分內容概述如下:

(一)將以可持續的方式幫助東盟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清潔能源轉型,實現包容性經濟繁榮。

(二)支持美國和東盟的教育和文化交流,促使更多東盟國家的公務員、學生、學者、政府關于和民間社會領袖前往美國進行培訓、學習和交流。

(三)擴大雙方的海上合作,幫助東盟國家打擊非法、未報告和無管制的捕撈活動,增加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東南亞海商執法機構的支持。

(四)合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推進東南亞地區新冠肺炎疫情、結核病和其他空氣傳播疾病的早期檢測和防御平臺建設。



(三)美國商務部宣布暫停對烏克蘭征收鋼鐵關稅

摘要:59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宣布暫停對烏克蘭鋼鐵征收一年關稅。雷蒙多部長在聲明中強調鋼鐵行業對于烏克蘭經濟的重要性,指出俄烏沖突中部分烏克蘭鋼鐵廠正受俄羅斯重點打擊,為幫助烏克蘭從俄烏沖突中恢復經濟,美國將暫停征收從烏克蘭進口鋼鐵關稅一年,此舉旨在向烏克蘭表明美國對其的支持。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國商務部迅速制定和實施了多種出口管制和其他限制措施,影響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武裝能力。美國商務部在其實體名單中增加了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其他多個國家的260個政黨。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與2021年同期(224日至429日)相比,受美國新出口許可要求約束的美國對俄羅斯出口商品類別的價值下降了97%;與2021年同期相比,美國對俄羅斯的出口總額下降了約79%



(四)RCEP生效首季貿易促進成效顯著

摘要:《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已自2022年年初開始正式生效實施,通過觀察個成員國在RCEP生效后的貿易數據可以看出,RCEP對區域貿易的促進成效顯著。

根據我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進出口總值為2.8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9%,占同期中國外貿總值的30.4%。泰國在2022年第一季度中對RCEP成員國的貿易總額為27040.34億泰銖,增長了23%。在出口方面,增長較高的國家市場為: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和韓國。并且,泰國對RCEP成員國出口的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工業產品持續增長,泰國的主要出口產品包括糖、加工雞肉、飲料、木薯產品、橡膠、塑料顆粒、成品油以及計算機、設備和組件等。



(五)美國啟動對華加征關稅復審程序

摘要: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于53日宣布,四年前依據所謂“301調查”結果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的兩項行動將分別于今年76日和823日結束。即日起,該辦公室將啟動對相關行動的法定復審程序。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當天發表聲明說,將告知那些受益于對華加征關稅的美國國內行業代表相關關稅可能取消。行業代表可分別在75日和822日之前向該辦公室申請維持加征的關稅。該辦公室將依據申請對相關關稅進行復審,復審期間將維持這些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52日在出席活動時表示,美國政府將采取一切政策手段以抑制物價飆升,暗示削減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將在考慮范圍之內。



(六)美國宣布正式啟動印太經濟框架

摘要:202252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日本東京與十幾個合作伙伴一起啟動了印太經濟框架,并在白宮官網發布了相關情況說明。

與美國一起啟動印度-太平洋經濟繁榮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for Prosperity,簡稱“IPEF”)的合作伙伴包括:澳大利亞、文萊、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其與美國共同代表了世界GDP40%。根據白宮的情況說明,美國是一個印太地區的經濟大國,擴大美國在該地區的經濟領導地位對美國工人和企業,以及該地區的人民都有好處。印太經濟框架將加強美國在這個關鍵地區的聯系,以勾勒未來幾十年的技術創新和全球經濟。該框架將為美國和印太地區的家庭、工人和企業創造一個更強大、更公平、更有彈性的經濟。

根據白宮的情況說明,該框架將重點關注四個關鍵支柱(互聯經濟、有彈性的經濟、公平經濟、清潔經濟),以建立高標準的承諾,深化美國與印太地區的經濟交往。



(七)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聯合聲明

摘要: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簡稱“TTC”)聯合主席——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瑪格麗特·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以及歐盟專員蒂埃里·布雷頓(Thierry Breton),于2022516日在巴黎·薩克雷舉行貿易和技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由歐盟理事會主席國法國任東道國,并代表美國和歐盟發表聯合聲明。

會議暫緩傳統議題,大篇幅關注俄羅斯相關話題。聯合聲明表示,自去年9月的第一次會議以來,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歐盟和美國致力于捍衛烏克蘭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而TTC將對俄出口管制和制裁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合作水平。聯合聲明還特別提到,俄烏戰爭打亂供應鏈,進一步擾亂了芯片的關鍵材料氖和鈀的供應,這重新激發了美歐加強合作的決心。為此,雙方準備了一系列新的、即將采取的舉措。

總體來說,在這份47頁的聯合聲明中,介紹了10個主要成果:半導體等重要產品的供應鏈彈性,應對俄羅斯的“虛假信息”,還將就“強迫勞動”展開新的對話,同時還要討論讓西方擺脫其他國家太陽能電池板和稀土磁鐵的問題。另外,還包括為可信賴的人工智能和風險管理制定評估和測量工具的聯合路線圖,以及關于隱私增強技術的共同項目等方面。




四、研究報告

(一)經合組織分析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結構性影響

摘要:5月,經合組織發布研究報告,通過對各國勞動力、消費、貿易和財政政策等因素的綜合分析,評估新冠疫情及各國政策措施對全球經濟和貿易的影響。

報告指出,新冠疫情對人類健康和行為產生了深遠影響,各國政府為遏制疫情傳播和促進經濟復蘇采取了大量多樣化的政策措施,除限制人員的國內國際流動外,部分政府還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財政政策促進收入、就業,避免疫情導致經濟崩潰。多種政策加上消費者需求的轉變,揭示了全球貿易的瓶頸與脆弱性,對國際貿易參與國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異質性影響。

通過將新冠疫情相關的四個主要因素——勞動力市場變化,消費需求轉變,貿易成本的變化,以及財政政策措施——納入METRO模型,報告分析得出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包括:一是盡管各國政府采取措施緩和新冠疫情的部分影響,全球實際GDP仍下降了約2.3%;二是疫情導致全球貿易總量下降6%,其中服務貿易比貨物貿易受沖擊程度更大;三是消費者需求從戶外休閑活動轉向家庭娛樂產品,并促進了相關生產。



(二)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分析各國糧食出口限制措施的影響

摘要:5月,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發表文章,梳理了俄烏沖突后國際糧食貿易中新增的貿易保護政策,對這些政策的影響做出評估,并呼吁各國政府避免貿易保護主義蔓延升級。

文章指出,各國糧食貿易政策通常對全球糧食價格變動十分敏感,在新冠疫情初期,許多國家出于對糧食供應短缺的擔憂,積極采取相應貿易政策以滿足國內需求,但出于預期而采取的貿易政策很快就因局勢穩定而趨于平緩。文章指出,俄烏沖突從根本上改變了局勢,自俄烏沖突開始至47日,全球共實施了67項有效新貿易措施,其中超過半數是出口禁令和出口許可要求,其次是進口禁令和進口配額及關稅削減措施。不斷升級的貿易干預措施使得其他國家政府實施新的出口限制進行報復,進一步加劇了俄烏沖突造成的糧價飆升,造成“乘數效應”。這種價格效應的經濟代價十分巨大,并可能引發進一步的政策行動。研究表明,僅俄羅斯、塞爾維亞和北馬其頓等小麥出口小國在俄烏沖突期間實施的小麥出口禁令,已導致全球小麥價格上漲7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雖然戰爭對糧食價格的影響難以進行管理,但各國政府可以聯合行動避免災難性后果。報告建議美國、加拿大、歐盟、澳大利亞、阿根廷、巴西等糧食出口大國聯合做出明確聲明,確保不會限制糧食出口,保證資金在糧食市場的順利運作,以維護全球糧食市場及相關市場的穩定。



(三)世貿組織發布《最不發達國家加入世貿組織——挑戰和機遇》研究報告

摘要:世貿組織于524日發表了一份文件,探討了加入世貿組織對最不發達國家的影響,并根據作為最不發達國家加入世貿組織的九個國家的經驗,為最不發達國家加入世貿組織確立了最佳做法。該研究報告追溯了世貿組織對最不發達國家加入問題采取的做法的演變,并概述了加入過程中的各個步驟。該文件還簡要審查了最近加入世貿組織的最不發達國家成員的經濟表現,以了解它們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的情況。

該文件在其結論性意見中指出,最不發達國家參與的加強有助于世貿組織日益普遍化,并使世貿組織的既定目標更接近實現,包括削減生活費用和提高生活水平、幫助各國發展、給予弱者更強的發言權以及促進和平與穩定的目標。

最后,該文件提到脫離最不發達國家地位,這應被視為一項重要成就,而不是特權的威脅或喪失。報告還突出表明,由于最不發達國家尚未充分享受世貿組織制度的全部好處,最不發達國家地位的脫離仍然存在著巨大的挑戰。



(四)世貿組織報告:2021年第四季度中間產品出口持續增長

摘要:根據世貿組織52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2021年第四季度世界中間產品(IG)出口繼續增長,同比增長21%,延續了全年的上升趨勢。然而,增長速度低于第三季度的27%和第二季度的47%

2021年第四季度,亞洲和非洲對供應鏈的工業投入出口同比增長24%以上,而歐洲的投入出口增長了18%。北美的IG出口增長了14.5%,主要得益于對中國的大豆出口。然而,南美洲和中美洲的IG出口下降了12%,主要由于巴西對中國的鐵礦石和大豆出口減少。

就價值而言,中國在第四季度繼續成為最大的IG出口國,出口的產品價值為4180億美元。在2021年第四季度排名前15位的IG出口國中,比利時(39%)和英國(34%)的增長率最高。馬來西亞躋身前15名,同比增長28%,其中四分之三的國內生產投入品運往亞洲伙伴。按價值計算,第四季度最大的IG進口國是中國(4390億美元)和美國(2680億美元)。在排名前15位的IG進口商中,印度的增長率最高(42%)。



(五)聯合國發布《2022年中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

摘要:518日,聯合國發布《2022年中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由今年1月發布的4%大幅下調至3.1%。報告稱,此次下調經濟增長預期主要是由于俄烏沖突導致全球糧食價格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加劇通脹壓力,進一步阻礙了脆弱的經濟復蘇勢頭。

從發達經濟體的情況來看,根據報告預測,受俄羅斯能源供應影響最直接的歐盟今年經濟增幅預計將僅為2.7%,遠低于1月預測的3.9%;美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分別為2.6%1.8%,與1月預測數據相比也大幅下調,主要原因是通脹水平居高不下,美聯儲貨幣緊縮政策較為激進以及俄烏沖突外溢影響。

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前景也有所減弱,報告預計今年發展中國家整體經濟將增長4.1%,低于20216.7%的增幅。

報告還警告,考慮到俄烏沖突進一步加劇和新冠肺炎疫情出現新波動的可能性,當前3.1%的經濟增長預期在未來仍然面臨較大的下調風險。




1


24山向山摆设| 属龙属虎合伙做生意吗| 百家乐官网现金网开户平台| 赌百家乐的心得体会| 大西洋城娱乐| 7人百家乐桌子| 聊城市| 百家乐赌博大赢家| 百家乐官网如何写路| 百家乐麻关于博彩投注| 潞西市| 澳门百家乐玩大小| 高手百家乐官网赢钱法| 如何赢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太阳城王子酒店| 百家乐官网群到shozo网| 皇冠走地网| 7人百家乐中号桌布| 百家乐官网赌博详解| 大发888官网df888| 新澳博百家乐现金网| 真人百家乐官网分析软件是骗局| 君怡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便利| 百家乐官网长玩必输| 大发888真钱娱乐场下载| 百家乐官网tt娱乐场开户注册| 都匀市| 顶级赌场连环夺宝下载 | 东城国际| 百家乐三跳| 百家乐官网透明发牌机| 渑池县| 大发888ber| 百家乐澳门规矩| 百家乐官网扑克发牌器| 银河国际娱乐| 澳门百家乐群代理| 百家乐视频游戏聊天| 百家乐官网园百利宫娱乐城怎么样百家乐官网园百利宫娱乐城如何 | 德州百家乐官网赌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