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貿治理動態
2021年第20期
國際經貿治理與中國改革開放聯合研究中心(SC-GTEG)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治理與中國改革開放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智庫)成立于2013年,是首批上海高校智庫之一。智庫以中外合作為基礎,以世界貿易組織講席為學術支撐,集中了世貿組織、聯合國貿發會議、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等國際組織以及國內外知名大學、研究機構和智庫的研究力量,以國內外研究團隊聯合研究為主要工作方式,旨在為中國參與國際經貿治理和改革開放提供經濟與貿易相關政策咨詢建議。
ShanghaiCenter for Global Trade and Economic Governance (SC-GTEG)
Foundedin 2013, SC-GTEG was one of the first batch of university think tanksestablished at Shanghai. It is based on the Sino-foreign cooperation,especially collabo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inktanks in the field of trade and economics. With the academic supportfrom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hairs Programme (WCP), it poolsresearch sources from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the United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 the Economic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UNESCAP), as well as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well-known universities, researchinstitutions and think tanks. It is to be a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economic think tank that depends o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between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perts. It aims to provide trade andeconomic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globaltrade and economic governance as well 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一、國際組織動態
(一)WTO規則談判小組會議報告關于漁業補貼的雙邊和小組討論取得的進展
摘要:10月29日,為了解成員在漁業補貼雙邊和小組討論中工作進展,20多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成員代表團,應世貿組織漁業補貼談判委員會主席圣地亞哥·威爾斯(SantiagoWills)的要求,在規則談判小組會議上發言。與會國成員同意延長討論談判關鍵問題的時間,并支持對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成員的特殊和差別待遇。各代表團在會議上聲明,愿意尋求解決關鍵問題的辦法,并承諾在第12屆部長級會議(MC12)舉行之前完成談判。主席說:“盡管我們仍需要彌合分歧,但我仍然強烈樂觀地認為,我們將結束這些談判。接下來的幾周并不容易,因為現在是彌合這些分歧的時候了。我將以不同方式接觸不同的成員國代表,認真傾聽并盡可能為MC12做好準備。”
二、國際經貿合作
(一)英國與新西蘭簽署自貿協定
摘要:10月20日,英國與新西蘭正式簽署了一份自由貿易協議,以促進兩國間經濟交流和合作。英國廣播公司(BBC)刊文指出,這份協議可使英國更接近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據英國政府估計,與新西蘭間的貿易不太可能促進英國經濟增長,因為英新兩國間的貿易只占英國貿易總額的0.2%。盡管如此,英方選擇簽署這份協議,是希望可與新西蘭等CPTPP成員國建立良好的貿易合作關系。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Johnson)稱,“申請成為CPTPP的第一位新成員,說明英國愿以最好的條件與全世界的朋友做生意,熱烈擁護全球自由貿易?!备鶕鴩H貿易部公布的數據,英國與CPTPP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自2016年以來每年以8%的速度增長,2020年達到111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9810億元)。目前,英新雙方尚在討論貿易協議中的一些細節問題,預計協議將在2022年生效。
(二)美國與歐洲五國就數字稅爭端達成妥協
摘要:10月21日,美國與奧地利、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英國宣布就數字服務稅爭端達成妥協,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推動的國際稅改協議生效后,歐洲五國將取消征收數字服務稅,美國將放棄對這五國的報復性關稅措施。美國與上述歐洲五國當天發表聯合聲明稱,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司法管轄區已于10月8日就經合組織推動的雙支柱國際稅改方案達成協議,以應對經濟數字化帶來的稅收挑戰。從一開始,這一國際稅改談判的關鍵推動力就是要用重新分配跨國企業征稅權的共識方案(即支柱一方案:要求大型跨國公司在其經營活動所在國也需納稅,以確保規模最大、利潤最豐厚的跨國企業利潤和征稅權在各國之間更公平地分配。)取代單邊數字服務稅和其他類似措施,這很大程度上是要解決美歐持續數年的數字服務稅之爭。
(三)七國集團發布關于數字貿易原則及強迫勞動的聲明
摘要:10月22日,七國集團(G7)貿易部長會議以在線形式舉行,就跨境數據使用和數字貿易原則達成共識,并首次發表了關于強迫勞動的聯合聲明。在G7貿易部長達成的數字貿易原則中,數字貿易被廣泛定義為以數字方式支持或交付的商品和服務貿易,其中也包括了電影、電視發行及各種專業服務。G7關于跨境數據使用和數字貿易原則的共識:(1)開放數字市場;(2)推進可信賴的數據自由流動;(3)針對工人、消費者和企業的保障措施;(4)數字交易系統革新;(5)公平和包容的全球治理。
(四)歐盟再次推遲與澳大利亞自貿談判
摘要:據路透社堪培拉10月23日報道,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丹·提恩(DanTyne)周五說,歐盟已經再次推遲它與澳大利亞的下一輪自由貿易談判??芭嗬∠c法國價值400億美元潛艇交易的決定令歐盟持續憤怒。澳大利亞9月取消了與法國海軍集團達成的一項打造常規潛艇部隊的協議。澳大利亞在與美英達成名為“澳英美聯盟”的三邊安全伙伴關系后,選擇建造至少八艘采用美英技術的核動力潛艇。報道稱,澳方取消與法國的交易激怒了法國,法國指責澳大利亞和美國在背后捅刀。為了聲援法國,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德語:Ursulavon der Leyen)對歐盟能否與澳大利亞達成該貿易協議提出質疑。
(五)拜登擬與東盟合作打造一個印太經濟框架
摘要:10月26日,美國總統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JosephRobinette Biden,Jr)與東南亞國家領導人舉辦線上峰會,這也是4年來美國首次與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ASEAN)進行領導人級別的接觸。拜登擬與東盟合作打造一個印太經濟框架,根據當前釋出的信息,該框架將涉及貿易便利化問題、數字經濟與技術標準、供應鏈彈性、脫碳與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勞工標準及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拜登在此次峰會上提出了與東盟國家合作的幾項計劃,包括衛生健康方面擬提供4000萬美元加強衛生系統能力;氣候方面擬提供2050萬美元的資金,致力于應對氣候危機;經濟合作方面美國計劃提供1000萬美元的新貸款項目,以及1000萬美元的新資金,支持美國—東盟在貿易和創新方面的合作;未來發展方面提出“10億未來”計劃。
三、國際經貿治理
(一)中國宣布決定申請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
摘要:11月1日,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致信新西蘭貿易與出口增長部長達米恩·奧康納(DamienO’Connor),代表中方向《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保存方新西蘭正式提出申請加入DEPA。申請加入DEPA,符合中國進一步深化國內改革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方向,有助于中國在新發展格局下與各成員加強數字經濟領域合作、促進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下一步,中方將按照DEPA有關程序,和各成員開展后續工作。
(二)中國推出“十四五”服務貿易發展規劃
摘要:10月19日,商務部等24部門印發了《“十四五”服務貿易發展規劃》?!兑巹潯诽岢觯雇?span style="font-family:calibri, serif;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serif;">2035年,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格局全面確立?!兑巹潯诽岬剑l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作用,加大在要素自由流動方面的制度創新力度,在服務領域標準、規則等方面探索加大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對接力度。此外,《規劃》還提到,要鼓勵國內急需的節能降碳、環境保護、生態治理等技術和服務進口,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兑巹潯诽岬綄苿尤嗣駧趴缇持Ц断到y(CIPS)功能升級完善,促進跨境支付便利化。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利用新型信息技術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提升我國金融服務國際市場競爭力。《規劃》提出,持續優化數字服務貿易,進一步促進專業服務、社交媒體、搜索引擎等數字服務貿易業態創新發展。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發布2022年版《協調制度》修訂目錄中文版
摘要:《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簡稱《協調制度》)是我國制訂進出口稅則,實施貿易管制、貿易統計以及其他各項進出口管理措施的基礎目錄。為適應國際貿易的發展,世界海關組織發布了2022年版《協調制度》修訂目錄,將于2022年1月1日生效。為履行《協調制度公約》締約方的義務,保證新版《協調制度》在我國的有效實施,海關總署發布2022年版《協調制度》修訂目錄中文版。
新版《協調制度》通過對貿易中形成主要趨勢的新產品以及與全球關注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相關的產品進行列目,調整原有列目結構使《協調制度》適應當前貿易發展。《協調制度》將商品分成二十一大類,本次僅第八類(皮革制品)、第十二類(鞋帽等)、第十九類(武器彈藥)沒有修訂。修訂較多的為:第十六類(機電產品)修訂52組(占全部修訂組數的14.8%)、第六類(化工品)47組(占13.4%)、第一類(動物產品)、第九類(木及木制品)均為31組(占8.8%)
四、研究報告
(一)世界貿易組織發布《G20貿易措施貿易監測報告》
摘要:10月28日,世貿組織發布的最新《G20貿易措施貿易監測報告》顯示,在審查20國集團經濟體實施與新冠疫情有關的貨物貿易措施期間(2021年5月中旬至10月中旬),20國集團經濟體普遍取消在新冠疫情早期采取的限制措施以支持經濟復蘇。然而,盡管當前與新冠疫情有關的貨物貿易措施數量相對較少,有數據估計這些措施的貿易影響覆蓋面幾乎是貿易便利措施(482億美元)的兩倍(884億美元) 。在10月30日羅馬舉行20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之前,總干事恩戈齊·奧孔喬-伊韋拉(NgoziOkonjo-Iweala)呼吁20國集團各經濟體繼續取消與大流行有關的貿易限制,并推動世貿組織在第12屆部長級會議上對這一流行病作出強有力的反應。
(二)世界銀行《大宗商品市場展望》預測能源價格高漲帶來巨大“通脹”風險
摘要:10月21日,世界銀行在其最新的《大宗商品市場展望》中預測,能源價格繼2021年大漲逾80%后,2022年預計將繼續小幅上漲,將給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通脹帶來巨大的近期風險。世行預測,能源價格將在2022年下半年開始下降,并且隨著供應制約的緩解,農業、金屬等非能源商品的價格預計也將下滑。世界銀行下屬的發展前景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兼主管艾漢·科澤(AyhanKose)表示:“能源價格大漲給全球通脹帶來巨大的近期風險,如果持續下去,可能也會壓制能源進口國的經濟增長,大宗商品的急劇反彈看來比此前預測的更強勁。許多國家正在從去年全球性的衰退中復蘇之際,近期物價的波動可能給他們的政策選擇增加難度?!眻蟾孢€指出,食品價格上漲也在推升食品價格通脹,并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引發對食品安全的質疑。
(三)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投資趨勢監測》報告
摘要:10月19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報告指出,受到基建項目需求強勁的引領,今年上半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顯現強勁反彈態勢。報告指出,2021年上半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總額8520億美元,2020年全年為9570億美元,2019年為1.48萬億美元。從國家來看,發達國家的外商直接投資增幅最大,美國飆升90%,原因是上半年美國的跨境并購大幅走高。聯合國貿發會議報告認為,從上半年的態勢看,今年的外商直接投資增幅可能會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其前景取決于幾個關鍵因素: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的持續時間、發展中國家的疫苗接種率、勞動力和供應鏈瓶頸、能源價格以及通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