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凱,王釗*,李榮林.中國對非援助的減貧效應:基于新舊援助國作用機制的比較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25,(02):12-27.
摘要:文章基于“對外援助—經濟增長—社會福利”理論框架,利用非洲國別面板數據考察中國對非援助的減貧效應。研究結果表明,相較于美國等傳統援助國,中國對非援助的減貧效應更顯著,且在沿海國家、自然資源稟賦較高國家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國家組別的減貧效果更突出,體現了開發式扶貧與包容性發展特征。機制分析顯示,中國援助的減貧效應依靠儲蓄、勞動與經濟增長三重作用機制,重點是推動受援國經濟增長,從而抵消閑暇下降對社會福利的負面影響;而美國援助的減貧效應主要依靠消費、閑暇路徑的直接傳導,相對忽視經濟增長對社會福利的正向作用,且消費與閑暇的增加也會進一步抑制受援國經濟增長。新舊援助國貧困認知差異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發展階段,相較已處于后現代發展階段的傳統援助國,中國援助實踐與廣大受援國具有更高的匹配度。拓展分析表明傳統援助集團在一定程度上會擠出中國對非援助的減貧效果,因此需在減貧議題進一步加強新舊援助國的協調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