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區域國別學系列論壇——“中美博弈視角下的亞太政治與經濟”研討會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古北校區成功舉辦。此次論壇由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主辦,區域國別研究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國際組織學院(貿易談判學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國際發展合作研究院聯合承辦,匯聚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上海政法學院等知名高校與智庫的專家學者,共同圍繞中美戰略競爭態勢下亞太區域政治經濟格局的重構與區域國別學學科體系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展開深入探討。
論壇開幕式由我校國際組織學院(貿易談判學院)院長應品廣教授主持。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黨委副書記章益國出席并致辭。他指出,本次論壇緊扣全球百年變局背景下中美關系深刻演化的戰略主題,是我校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服務國家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系統推進區域國別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章益國強調,在全球秩序重構與地緣戰略博弈加劇的當下,區域國別學不僅是理解世界、服務國家的知識基座,更是提升國家話語權、支撐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戰略性學科體系。區域國別研究應以全球視野回應中國之問、時代之問、世界之問,著眼區域變局、透視制度分化、識別政策博弈,為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全球治理參與提供知識支撐與人才支撐。
他特別指出,從經貿視角推動區域國別研究融合發展,不僅高度契合“一帶一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全球發展倡議等國家戰略方向,也充分體現了高校學科交叉融合、智庫功能轉型和“服務地方—服務國家—服務全球”三位一體的發展邏輯。作為一所“外”“經”“貿”特色鮮明的財經類高校,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正致力于以經貿視角統領區域國別研究,構建具有中國立場、全球視野、實踐價值的區域國別知識體系與智庫體系。
主論壇由我校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國際發展合作研究院院長黃梅波教授主持。她向與會者簡單介紹了我校近年來在區域國別研究平臺體系、人才培養機制和學術創新方向方面的戰略部署,以及我校以區域國別研究院為核心樞紐,集成教育部備案區域國別研究中心、校級研究中心及智庫資源,初步形成了以亞太安全、非洲發展、中東歐經貿關系、國際組織與全球經貿治理等為重點方向的復合型知識平臺。黃梅波教授指出,我校區域國別研究以“經貿邏輯”為主線,整合政治學、國際關系、外語、法學、發展研究等多學科資源,努力構建“經貿導向—區域聚焦—全球議題牽引”的研究范式和人才體系。通過課程體系建設、教材體系建設、知識平臺建設三位一體推進,我校在區域國別學科發展中已具備“理論研究—政策咨詢—人才培養—國際合作”協同發展的基礎條件。
主論壇的學術研討聚焦兩個核心議題:一是教材建設與課程體系建設在區域國別學科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二是中美博弈背景下亞太政治與經濟格局的重構邏輯與研究議程。
教材建設不僅是實現知識結構化、理論體系化和話語標準化的關鍵抓手,更是支撐區域國別學人才培養與中國特色理論體系構建的根本保障。我校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金強教授全面介紹了區域國別課程體系建設思路,并對我校自主編寫的《亞太政治與經濟》教材的內容結構與理論邏輯作了深入闡釋。在此基礎上,王教授結合中美博弈視角,深入分析了亞太地區地緣經濟秩序的重塑、關鍵國家政策走向分化、區域安全機制重構等議題,并分享了我校“亞太安全與區域合作”研究團隊在相關領域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論壇邀請多位來自全國重點研究機構和高校長期從事亞太政治與經濟教學與研究的專家學者進行了分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熊愛宗研究員、上海外國語大學晉繼勇教授、上海社會科學院王震研究員、吳澤林副研究員,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馬斌副研究員,上海政法學院岳小穎副教授、華東政法大學李忠林博士,以及我校樊冰博士分別從中美戰略競爭、制度性區域主義、亞太地緣安全、全球南方的集體行動、發展模式比較等不同維度切入,就中美博弈與亞太格局演進之間的互動邏輯、政策張力與理論再生展開深入討論。與會專家觀點鮮明、論證扎實、互補互證,為區域國別研究賦予了更強的理論穿透力與政策實用性。
論壇最后由我校國際關系學系主任崔文星副教授作總結發言。他指出,當前全球政治經濟體系正面臨深刻結構性調整,區域國別學作為“鏈接中國與世界的知識接口”和“服務國家戰略的智庫支點”,必須在理論創新、實踐應用和人才支撐等方面發揮更加主動的引領作用。特別是在中美博弈加劇、區域競爭機制不斷演化的大背景下,區域國別學科不能止步于“描述世界”,更應成為塑造世界認知、引導區域發展、提升國家制度軟實力的戰略性學科力量。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推進了我校區域國別課程體系及教材體系的建設,也加深了我們對亞太政治經濟格局與全球變局之間關系的理解,促進了我校區域國別學科建設與教學科研之間的互動和促進。未來,學校將繼續秉持“服務國家開放戰略,推動知識對接全球”的發展理念,攜手全國兄弟高校、研究機構與智庫力量,持續推進課程體系重構、教材體系建設、理論體系創新和國際傳播體系建設,助力構建中國特色、全球表達、經貿導向的區域國別知識體系,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教育強國與貿易強國戰略貢獻上經貿大的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