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2024年最不發達國家發展報告》發布研討會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古北校區綜合樓510會議室順利舉行。本次研討會的主題為“新時代綠色發展合作與全球氣候治理”,由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與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共同主辦,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組織學院(貿易談判學院)、世界貿易組織講席(中國)研究院、國際經貿創新與治理研究院、國際發展合作研究院聯合承辦。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以下簡稱聯合國貿發會議)非洲、最不發達國家和特別方案司司長Paul Akiwumi視頻致辭。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最不發達國家處處長Rolf Traeger,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姜秀珍教授出席并致辭。瑞士日內瓦智庫“多邊主義之友小組”(FMG)創辦人、中國常駐WTO前參贊盧先堃教授,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萬廣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迎研究員,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發展合作研究院院長黃梅波教授,國際經貿學院院長何歡浪教授、副院長代中強教授,國際經貿創新與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夏瑋教授,國際組織學院(貿易談判學院)院長應品廣教授、王金強教授等出席論壇。
Paul Akiwumi代表聯合國貿發會議致辭。他指出,本次發布研討會是聯合國貿發會議與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系列合作之一。2024年對于聯合國貿發會議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今年是貿發會議聚焦最不發達國家研究40周年。在過去的40年中,貿發會議對國際貿易、技術、匯款、全球價值鏈、南南合作、發展融資、能源等全球現象對最不發達國家的影響進行了專門研究。本年度報告的主題是探究碳市場如何影響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和氣候變化。
姜秀珍代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致辭。她表示,這是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繼2022年之后第二次舉辦聯合國貿發會議最不發達國家發展報告發布會。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是長三角地區唯一一所對外經貿大學,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投資、國際發展合作等領域有著強大的教學與科研實力。本次發布會表明,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對國際經貿治理的深度參與,這有助于擴大學術合作,增強學校在全球治理領域人才培養與科研方面的能力。
何歡浪主持開幕式。夏瑋主持報告解讀和評論環節。Rolf Traeger對年度報告進行了解讀,萬廣華和黃梅波對報告進行了評論。
Rolf Traeger提出,自1780年以來的歷史排放來看,最不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3%,目前的排放量占比是4%,這些國家對氣候變化所承擔的責任很小。在最不發達國家,碳市場對于可持續發展融資和氣候融資的貢獻度微乎其微。碳融資與最不發達國家的融資需求相比,所發揮的作用非常小。碳市場項目對可持續發展的積極影響仍然受到諸多限制。
萬廣華認為,氣候變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重要議題,控制碳排放正快速成為普通公民的共識。碳排放的水平和分布都很重要,但是目前對碳分布議題的關注度不足。最不發達國家是碳排放的主要受害者,主要碳排放國應采取更多行動幫助最不發達國家并挽救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
黃梅波表示,目前發達國家在氣候融資的責任承擔方面嚴重缺位,對發展中國家氣候資金供給不足,氣候減緩與氣候適應的資金供給失衡,資金支持未充分考慮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資金需求,夸大氣候資金數額等問題凸顯。為維護氣候正義,發達國家亟須重塑氣候融資責任履行機制,這包括變革2025年后新的集體量化目標、擴充氣候資金來源、完善統計規則以及動員多邊開發銀行和私人資金以補充氣候資金。
專家討論環節由黃梅波主持。盧先堃,陳迎,王金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組織學院(貿易談判學院)崔文星副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助理研究員包康赟博士從不同視角就“新時代綠色發展合作與全球氣候治理”主題進行分析。
盧先堃提出,全球南方是氣候變化的重要利益攸關方,非洲國家因氣候變化而遭受重大損失,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受到的傷害尤甚。隨著新興經濟體的快速發展,南方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呈快速上升趨勢,在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方面,全球南方國家的參與不可或缺。
陳迎對中國在碳達峰、碳中和方面的目標、政策與行動進行了分析。她認為,碳達峰和碳中和是中國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期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需要遵循全國性規劃、保護優先、平衡政府與市場力量、協調國內外行動和防范風險五項原則。
王金強分析認為,到目前為止,氣候融資尚未充分發揮其作為推動綠色發展有效工具的潛力,這在全球南方國家的實踐中尤為明顯。氣候融資作為綠色轉型的自變量忽略了該關聯中的其他干預因素:氣候融資的公平性,氣候融資的風險管理水平,以及氣候融資與國家政策的耦合性。
崔文星提出,中非綠色發展合作的指導思想是生態文明、地球生命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傳統的高大上硬聯通正在轉向小而美軟聯通。非洲光帶項目是小而美項目的重要案例。通過中非在太陽能發電領域的這一合作項目,非洲偏遠的農村地區能夠在短時間內解決電力可及性難題。
包康赟指出,近年來國際金融監管的演進呈現出“綠色轉型”的邏輯,而不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危機驅動”。在金融穩定理事會的總協調下,銀行、證券、保險等領域的國際監管主體都在圍繞氣候變化、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目標迭代規則,這一趨勢將彌補氣候融資項目的有效性缺陷,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尤其重要。
代中強主持閉幕式。應品廣致閉幕辭,他介紹了國際組織學院(貿易談判學院)在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研究和國際組織后備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進展,并期待未來與聯合國貿發會議進一步開展機制化合作。
作為上海首家成立國際組織學院的院校,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已與多個國際組織建立機制化合作關系和常態化交流。本次發布會暨學術研討會圍繞綠色發展合作與全球氣候治理議題展開討論,為政策制定和學術研究提供了許多有益的信息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