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兩會
2024年全國兩會在京如期召開,法學院師生通過電視、網絡等渠道,觀看直播、新聞報道、報告解讀等多途徑學習兩會精神,以更飽滿的精神迎接法學院建(系)40周年。
談體會
法學院黨委書記 黃靜: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總結了2023年來之不易的各項成就,確定了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部署了重點工作,在百姓密切關注的領域提出了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傳遞著務實奮進的工作作風,讓我們深受鼓舞。
作為法學院黨委書記,要將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加強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等作為行動指南,立足崗位,團結帶領學院師生以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人才培養、服務教育強國建設,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黨建引領事業發展,不斷優化和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方案,穩步推進培養平臺和項目建設,為培育更多高素質涉外法治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法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喬寶杰:
近日,全國進入“兩會時間”。觀看李強總理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又在媒體上認真閱讀了相關的文字材料,我印象非常深刻?!秷蟾妗穼嵤虑笫?、務實平實,全面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體現了政府當好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的責任擔當,同時,《報告》也把準社會脈搏,充分反映了民心民意、回應了各方面,特別是基層、群眾、企業的關切。
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是黨中央關于法治中國建設的基本方略。《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了“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先行區” “ 全面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等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戰略,上海更需要擔綱龍頭引領的重要角色。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在復關入世談判中發揮重要學術作用,法學院因改革開放而興,因復關入世而盛,因法治中國而新,在新一輪的改革開放大潮中,一定能夠把握歷史機遇,再創輝煌。2024年是法學院建院40周年,這也是法學院總結歷史、再啟征程的新的歷史機遇。
法學院將以院慶為契機,引領法學院新一輪發展,走出一條以國際法學為基座,以國際貿易投資法等國際經濟法學為特色的學科發展之路。
法學院黨委副書記 商志民:
今年的全國兩會是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的背景下,召開的十分重要的會議。李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總結成績實事求是,確定目標科學合理,工作舉措十分務實,針對性強,感到很受鼓舞。報告中提到“制定實施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都與自身工作息息相關,也能從中找到工作的切入點。
下一步,我們要在認真學習的基礎上,做好貫徹落實工作。堅持抓好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搭建各類學生成長成才的鍛煉平臺,練就學生的過硬本領,更好服務涉外法治建設工作,不斷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法學院副院長 李磊: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正在召開。代表全國各族人民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齊聚一堂共商國是,資政建言。這是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寫照。此次全國兩會對今年的經濟發展,民生保障作出規劃,是全年發展的風向標,指南針。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新質生產力“是一個熱詞。人工智能時代,圍繞”新質生產力“應有”科技“、”產業“、”人才“三個關鍵詞。其中人才是關鍵。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堅持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一體推進。
我作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肩負著為國育人,為黨育才的神圣使命,應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自身的智力支持,培養更多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優秀人才。
法學院副院長 藺捷:
全國兩會在京召開,其中李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令人深感振奮、備受鼓舞。報告中特別提到“加強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制定實施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實國家富強之基”。
作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要立足本職崗位,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融入到日常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涉外經貿法治人才培養和涉外法治科研攻關當中,堅定理想信念,弘揚創新精神,凝聚奮進力量,推動學院科研工作再上新臺階。
法學院副院長 王誠:
本次兩會,我重點關注學習了李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這是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的高質量報告。報告中提到 ,要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建設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先行區。
結合法學院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我們需要加強與臨港新片區的合作,做好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大文章,使法學院走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法學院團委(學生)副書記 李吉婷:
學習兩會精神使我深刻地意識到,中國的快速發展關鍵在于黨的正確領導,時代的不斷進步關鍵在于青年一代的昂揚奮進。此次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的首次全國兩會,今年也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這對我們國家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作為時代發展前進的主力軍,我們必須深刻意識到自身應當承擔的責任與義務,結合專業所學知識,發揮自身一技之長,為國家進步貢獻青春力量!
法學院團委(學生)副書記 吳道紅:
今年的兩會,不僅是我國人民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的盛會,更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關鍵之年召開的重要會議,是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大會!
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兩會精神,發揮好團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刻苦學習,拼搏向上,堅定信念,積極進取,為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進步而不懈努力奮斗!
法學院學生會主席團成員 王毅萌:
兩會是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的重要片段和縮影,凝聚著過去一年的艱辛付出,也規劃著新一年的發展。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審議、討論、提交議案、提案,大量更具成效的工作落實到了現實的調查、思考、追蹤上。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學習好兩會精神,將其熔鑄到自己的精神中,體現在行動中尤為重要。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更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學黨史、提升思想覺悟,形成無堅不克、無往不勝的強大精神力量,努力為社會主義強國建設做出貢獻。
法學院學生會主席團成員 孟福蓉:
全國兩會是中國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會議,關乎國家發展、民生福祉。在兩會期間,代表們就國家發展、政策方向等議題展開討論,并提出建議和意見,體現了中國政治體制中的民主集中制特點。
通過學習會議內容讓我對國家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社會責任感和政治敏感度有了明顯提升,今后我將努力學習,篤行不怠,將個人發展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法學院學生會主席團成員 桂信仰:
今年兩會的熱點話題非常多,例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兩強”學子理念和科技創新“一號工程”等都引起了熱烈的討論。作為一名出身農村、即將面臨畢業的青年,我很關注民生問題:如何實現就業目標,特別是保障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如何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這些與我們切身相關的實際問題。
我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國家能夠更加繁榮富強,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