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商法1901團支書;
參加上海市第三屆大學生法律案例分析大賽、第十八屆“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第二十八屆Willem C. Vis Moot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等市級、國家級、國際級比賽。
所帶隊項目“疫情下民事司法審判活動的探究——以買賣合同領域為例”獲得暑期社會實踐校一等獎,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校內賽一等獎。實踐成果登上上海《青年報》新媒體青春上海news,并獲得“校級先進個人”的稱號;
帶領團支部在團日活動中多次獲得校級、院級獎項,帶領班集體獲評校先進集體;
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二等獎,獲得先進個人“優秀學生干部”、優秀青領志愿者等榮譽。
【心態與困難】
初入大學,盧云翎同學成為了臨時班委,負責剛剛入學的班級事務,他抱著“不能辜負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的想法而去努力工作。在支部大會上當選為團支部書記時,盧云翎同學表示,他當時并沒有完全進入狀態,而是忙于其他學生組織的活動。而在第一次團日活動之后,他逐漸發現,團支部的工作是最基礎的,是最能聯系身邊同學,也是最可以鍛煉能力的。于是在之后的一段時間,除學習以外,他的重心也慢慢轉移到了團支部的工作上來。隨著他的不斷學習,盧云翎同學對于團支部建設與書記職責的了解也不斷加深,對于組織和活動開展也越來越得心應手,多次帶領集體在多個活動與評比當中得獎,未來也以建設更好的團支部為目標繼續努力著。
無論什么工作并非總是一帆風順,我們需要在探索的路上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盧云翎同學也不例外。當進行團日活動、團課學習等團支部的事務過程中,有意外情況打亂了原先計劃的時候,盧云翎同學認為需要通過多方溝通,共同解決問題,預先準備預備計劃,留好提前量來解決。對于同學之間的矛盾,需要團支書與各支部委員做換位思考,以當事人的角度去思考他們的想法,從而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就他自己的時間分配來說,團支部的活動有的時間跨度大,但是不緊湊,不需要每天都去關注,但有的時間跨度小,排列緊湊,就需要立刻著手進行。基于這樣的工作規律,他認為,合理運用時間表、便利貼等工具能夠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時間與精力的合理分配,是克服困難的重要法寶。
【經歷與經驗】
盧云翎同學的活動經歷十分豐富,而最讓他印象深刻的還是成為一名青領志愿者的經歷,這是他第一次擔任志愿者活動的組織與負責人。盧云翎同學表示,之前自己在志愿者活動上本身就缺乏經驗,接觸組織更是首次,因此每一次任務布置、修改和信息收集他都盡力地做到細致入微。“尤其是當一份長達一百多頁,將近七萬字的新生手冊在眾多青領的共同努力下誕生的時候,心中多多少少有些自豪與成就感。”他回憶道。
從上面的主要事跡我們能夠看出,盧云翎同學在競賽方面實力強勁、經歷豐富。在采訪中,盧云翎同學非常實在地分享了他關于競賽的寶貴經驗。他首先說明,競賽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與充分的團隊合作,隨即對傳授思維和方法、激勵他學習的仲裁隊的學長學姐們表示了衷心的感謝。他坦言道,參加競賽其實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因為自己不知道要付出多少,會得到多少回報,也不知道自己的回報值不值得如此的付出,遇到困難很容易就逃避和退縮。然而,盧云翎同學展現了他積極良好的心態:“但實際上,我認為,應對這種情況,就應當放下是否能夠拿獎的心結,而是去享受每一次比賽的過程,這種比賽過程當中的,從迷茫、煎熬再到喜悅、豁然開朗的經歷本身就是珍貴的,每一場比賽當中所學習到的東西也是珍貴的,珍惜每一次比賽的過程就是珍惜每一次構建自己知識體系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進比賽,才更有可能去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