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安全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推進國家安全教育進校園、進課堂,法學院于4月29日在線上開展了“牢記國家安全觀、助力小康決勝年”國家安全教育主題講座。講座由學院團委副書記王元昆主持,本次主講團隊由國際關系學系教工黨支部書記王金強、國際關系學系主任吳曉鋒,以及周曉倩、劉協侹、姜浩宇和劉青哲四名同學組成。
講座由四位同學開始,劉協侹同學講解了何為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出當今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國家安全時空領域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并通過生動案例讓大家注意到科技安全和網絡信息安全等這些非傳統安全。姜浩宇同學講述了政治安全的重要地位,指出政治安全在當下的基本內涵并通過真實案例重點講述了反恐層面的政治安全問題,同學們了解到恐怖主義離我們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遙遠,我們要對恐怖主義時刻保持警惕。周曉倩同學對文化安全進行了分析,指出文化能讓各族人民有共同體意識和歸屬感,她呼吁當代大學生提高鑒別能力,保持對本國文化的自信,有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劉青哲同學通過具體間諜案例,提醒同學們現在以及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后都要提高警惕,作為法學院的學生,對國家安全產生危害的行為有警覺,遵紀守法,為捍衛國家安全作出應有的努力。
王金強老師從如何教育學生樹立安全意識以及學生如何守住底線兩方面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從育人的角度,王老師認為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教師不僅要做知識的傳播者,也要做政治情懷的傳播者,要鼓勵學生從政治視角論述問題;另一方面,學生自身也要學會抵御誘惑,要意識到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就發生在身邊,要堅守國家安全的底線,將國家安全上升到意識層面,常懷感恩之心珍惜來之不易的國家安全。
吳曉鋒老師將“國家安全”推向更高層面的“人類安全”,他認為盡管各國對安全的訴求不同,但國家安全的根本目標和宗旨是人類安全,而在全球化時代,只有各國都安全了才能確保人類的整體安全,這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所蘊含的內涵。吳老師強調在和平年代個人可以在文化安全領域做出很大貢獻,個人要牢守底線,增強對本國文化的認同感,牢記國家安全觀,助力小康決勝年。
此次講座讓同學們深入了解了國家安全知識,懂得了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激發了同學們的愛國情感,有效提升了同學們的國家安全防范意識,讓同學們認識到了國家安全有賴于人人參與、人人有為,此次講座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