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博實班進入了第三天的學習。上午,博實班學員在線觀看了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本屆大會以“智聯世界、共同家園”為主題,一大批線下難覓的知名企業家、行業領軍人物“云”集大會。馬斯克、馬云、馬化騰、李彥宏、張文宏等大咖,與專業院士、圖靈獎得主、行業嘉賓一起在云端展望人工智能的未來。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首先為我們帶來了“上海對于人工智能是真愛”的主題演講。他從當今全球新冠病毒情況的實際角度出發,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我國抗擊疫情期間發揮的作用和突出的價值,闡述了人工智能從技術智能化,經濟智能化到社會智能化的演變與未來發展方向。李彥宏提出:“目前人工智能所處的階段也是一個容易產生迷茫甚至悲觀的階段,這是大多數顛覆性技術在加速普及之前必經的階段。但是當迷霧消散時,一個經濟和社會全面互聯網化的時代就開始了。熬過了寒冬的那些小人物,最終成為了新的英雄。”這也是很多創業者正在經歷的真實寫照。如何從迷茫和悲觀中一步步走向成功,是每個創業者都必須交付的答卷。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通過云端發來了50秒語音分享自己對于AI的看法。他表示努力讓人工智能實現可知可控、可用可靠,這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課題。今年,騰訊會在線上為大家帶來更多AI技術的展示,騰訊華東總部將進一步扎根上海,成為上海人工智能高地的建設者之一。騰訊將加快新基建投入,與上海一起在危機中遇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為上海、乃至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復旦大學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與同濟大學陳杰陳校長和沈向洋博士,一同討論人工智能在疫情中的角色。在談及疫情期間出入境人流量的控制問題,張文宏教授認為,人工智能還沒有充分發揮預測人流、人群控制的作用,目前還是依靠傳統的航班熔斷來實現出入境限制,而不是依靠大數據分析實現精準控制,如何把線上線下的醫療數據進行融合需要未來深入研究。
特斯拉公司聯合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采訪中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未來會運用更多人工智能和更智能化的軟件,L5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將在今年完成基本功能的開發。針對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三大支柱行業的進展,他認為感知層面上已經有了巨大的突破,以識別物品為例,如今的高級圖形識別系統已遠勝于人類,主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提升算法和效率;認知在他看來是現今最薄弱的領域;行為上,他以游戲領域為例,指出人工智能能夠達到超人類水平是毋庸置疑的。
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云先生敘述了自己的三方面思考。首先,疫情的產生讓我們了解到了人類對自己的陌生,但疫情期間導致的禁足等活動卻使自然在悄悄恢復,人類要更注重和自然的共存。第二,經濟增長可以放緩,但是人類必須進步。最后,數字技術讓人類生活更加美好,是從未改變的傾向?!芭c其擔憂,不如擔當?!瘪R云先生說道,我們要更加注重合作與團結,為了能夠更快更好地適應并達到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下午1點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國際政治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副教授王金良老師通過直播的形式向博實班的同學們講述了常態化疫情下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王老師主要圍繞“疫情與全球化的歷史”,“新冠疫情與中美大國關系”,“新冠疫情后的全球化發展趨勢”三方面來進行分享與互動。首先,王老師從疫情與人共存的特點、歷史疫病的來源、古代的“疫病圈”和疫病的發展歷程四個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同學們描述了疫情與全球化的歷史。疫情屬于非傳統安全,此次新冠疫情與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都讓全球受到重創。隨后,老師重點講述了新冠疫情與中美大國的關系,闡述了中美關系的歷史發展過程,詳細講解了新冠疫情期間中美兩國采取了哪些有關改變中美關系的政策,并舉例說明這些政策帶來的結果。王老師指出疫情是對大國領導力的一種考驗,一是國內治理,二是全球公共產品供給,三是協調全球危機應對的能力。最后,王老師分析了新冠疫情后的全球化發展趨勢。在直播的最后,老師從兩個方面進行了總結。一是全球對疫情治理的不足,二是對后疫情時代中美兩國誰可以主導全球化的探討與交流。此次課程讓同學們獲益頗豐,讓我們一起期待博實班接下來的課程活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