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云上“師說”——研究生學術系列首場講座在ZOOM平臺正式推出。本期活動由校黨委研工部聯合校學業發展中心共同推出,邀請導師從科研、學術資源使用以及多學科視角,理論聯系實際,幫助學生拓寬學術視野、掌握研究方法、以學科思維思考社會熱點問題。首場講座邀請到國際經貿學院焦振華教授就“科研那些事兒”這一主題為學生做了在線指導,講座吸引了300余名學生踴躍參與。
焦振華教授專注于數理經濟學、微觀經濟理論和市場機制設計等研究領域,多篇論文發表在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Economics Letters、 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等經濟學國際一流期刊。此次講座,焦振華教授從如何打好專業基礎、如何選擇研究題目、如何寫就可以發表的論文等方面詳細梳理了研究生最關心的問題。
焦振華教授提到做研究寫論文的前提要端正態度,不忘初心、認清自己,恰當選擇、確定目標,心無旁騖、天道酬勤,水到渠成。
就研究生如何打好專業基礎,焦教授提出四點建議:學習態度認真,勤動手;提高學習效率,勤動腦;合理安排時間,知輕重;注重積少成多,忌浮躁。并鼓勵學生多讀經典,多讀原著,勤練表達,學習規范,培養興趣。
關于如何選擇研究題目,焦振華教授表示,選題前要充分閱讀、了解文獻,知己知彼,進行充分的論證;選題要遵守科學性、創新性、匹配性和聚焦性原則,根據個人興趣從已有文獻和現實問題兩方面提煉來源;要做好個人計劃,根據專業基礎和專業匹配度選擇合適的短而精的題目;要注重聽取導師意見。
關于如何寫一篇可以發表的論文,焦振華教授建議可以從論文選題、根據“三個十”原則研讀文獻資料、模仿與模擬、提出解決新問題這四步來著手。特別是要遵守學術道德、追求學術創新、求真求實求精、堅持科學精神、堅守價值判斷。
焦教授和學生交流了做研究寫論文應避免的幾個誤區。他認為,細節決定成敗,文章質量相比文章數量更為重要,寫一篇深度的學術論文更有利于建立作者的學術聲譽,培養鍛煉學術研究能力。講座最后,他以“科研道路千萬條,勤奮努力第一條”表達了對學生們的殷切期盼。
云上“師說”——研究生學術系列后續四場講座安排已出爐,期待同學們的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