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會1月18日 按照教代會通過的《關于我校人事管理分配制度改革的工作綱要》,校機關部門率先進行人事制度改革。校黨政領導與15位部門負責人簽定了“部門負責人上崗聘用合同”。這一舉措為學校今后人事制度的改革開了先河。
2月17日 在我校的教育工作會議上確定五項重點工作:(1)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2)正式開通校園網;(3)推進特色學科建設,著重建設物流學科;(4)加強外語教學改革,建立學校語言中心;(5)教材、課程建設專項啟動。
3月7日 我校科研處長的崗位經過推薦報名、資格審查之后,溫耀慶等三位候選人正式進行公開面試答辯,經組織考察以后擇優錄取。這是我校首次公開競聘部門負責人。我校《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干部、職工聘任上崗實施辦法(暫行)》正式實施。
3月10日 因我校教學改革的需要,首次在四個專業二級學院設專業主任。受聘的第一任12位專業主任從王新奎校長手中接過聘書。
3月28日 校黨政聯席會議決定成立上海外貿學院松江校區籌建組,王新奎擔任組長、副組長由高桂花擔任。
3月30日 學校召開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三講”教育動員會,為期三個月的處級干部“三講”教育正式啟動,黨委書記皮耐安作動員報告,市教委“三講”教育巡視組徐豫龍作重要講話。
5月1日 學校加大后勤社會化力度,將后勤從托管方式改為并入方式,成立了上海高校服務中心下屬的“上海外貿學院后勤服務中心”。校后勤服務中心“以崗定責、以責定薪、以績定獎”的工資改革方案正式啟動,后勤管理者與職工的報酬由基礎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三部分組成,各級部門負責人實行風險責任制。
5月16日 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外語學習環境,我校視聽中心建成。視聽中心分聽力室和視聽室兩部分,配置多媒體電腦和語言復讀機。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陳元龍、副校長王興孫為視聽中心揭牌。視聽中心的建立,為學校今后建立語言中心奠定良好的基礎。
6月15日 學校召開校級領導班子總結會,校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市巡視組的全體同志、校各部門負責人參加了總結會。皮耐安書記對“三講”教育作基本評價,并談了今后的整改方案。
8月26日 在上海市高校布局結構調整中,市教委決定在松江籌建大學城,學校抓住了機遇,決定籌建松江新校區。上午10點在松江大學城上海外貿學院地塊打下了新校區的第一樁,松江新校區占地面積近700畝,18幢教育用房,十余萬平方米,一次規劃,分期實施。
8月23—30日 校級黨政領導在古北校區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圍繞建設松江新校區的主題,探討學校發展中的改革舉措與實施辦法,初步形成新校區的建設方案,化解當前辦學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制定相應的措施。
9月1日 學校召開中層干部會議,黨委書記皮耐安、校長王新奎從分析影響學校發展的主要矛盾入手,提出下半年的重點工作:要處理好建設松江新校區的投入和學校進一步深化改革中所需要財力的矛盾;處理好學校的快速擴張和教學質量的矛盾。要求中層干部在工作中加強全局觀、樹立長期觀,提高周密思考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高質量的管理水平。
10月11日 我校隆重舉行40周年慶典活動,經貿部部長石廣生,市長徐匡迪、市委副書記龔學平,副市長周慕堯、市教委主任張偉江為我校40周校慶題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正昌、副市長周慕堯出席了慶祝大會并致賀詞,市教委主任張偉江在發言中給予我校高度評價。王新奎校長作重要講話,皮耐安書記主持了大會。
11月3日 我校第一屆黨員代表大會隆重召開,市教育黨委書記王榮華致開幕詞。黨委書記皮耐安作了《抓住機遇,深化改革,為創建國際化的、特色鮮明的社會主義商科大學而奮斗》的報告,報告為松江新校區的建設描繪了宏偉藍圖。大會統一了思想,對動員全校教職工進行新的創業產生了深遠影響。陳元龍代表紀委作工作報告。110名代表選舉產生了由皮耐安、夏斯云、陳元龍、王興孫、高桂花、葉興國、陳偉利等7人組成的新一屆黨委,由夏斯云、張秀鳳、金道明、陳潔、姚全法等5人組成的新一屆紀委。
市教委批準我校與英國中蘭開夏大學合作舉辦計劃外國際商務英語(EIB)專業的教育項目,并頒發了非學歷教育中外合作辦學許可證。這是我校第三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