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建新
- 辦公電話:67703234
- Office:博識樓228
- 電子郵箱:andywjx2008@163.com
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德國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和曼海姆大學高級訪問學者(2017.8-9)、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訪問學者(2015.8-11)、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創新中心兼職研究員(2013.11至今);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校區)經濟系訪問副教授(2010—2011)。
現兼任全國高校國際貿易學科協作組國際商務論壇副秘書長、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國際商務談判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同行評議專家,教育部學位論文評審專家。 近年來圍繞國際貿易、世界經濟等領域發表40多篇學術論文,獲得多項省部級論文和著作獎勵;主持4項國家社科課題和十多項省部級咨詢課題,為國家部委、上海市商委以及中國上海技術進出口交易博覽會等提供多項決策咨詢服務。
研究方向:國際貿易與金融、計量經濟學、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及其應用
研究方向:國際貿易與金融、計量經濟學、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及其應用
代表性成果(論文、著作、課題等)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主持人(4項) 在《世界經濟》《中國工業經濟》《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財貿經濟》《南開管理評論》等期刊發表40多篇學術論文 代表性教材: 汪建新.《國際技術貿易》(1、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11、2021。(上海市優秀教材獎,省部級一等獎)
代表性論文: 汪建新.(2022).國際多邊開發銀行與全球貿易增長:以加入亞投行為例.世界經濟(12),3-28. 汪建新.(2022).新發展格局下推進大數據價值鏈的實現與治理創新.中國社會科學(內部文稿)(2),25-32. 冼國明,陳依楠 & 汪建新.(2022).關稅摩擦與全球價值鏈雙向參與——基于43個國家的行業數據檢驗.南開經濟研究(10),19-36. 汪建新 & 張宇珂.(2022).數據要素區域市場一體化合作機制與路徑:產業鏈集群視角.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5),117-126. 汪建新(2022-01-12).高端要素市場一體化助力“雙循環”.中國社會科學報,003. 汪建新,李娉 & 楊晨.(2021).美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中企OFDI區位選擇.國際商務研究(05),44-56. 汪建新 & 楊晨.(2021).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有效聯動的模式、機制與路徑.經濟學家(08),42-52. 汪建新,陳依楠 & 郭莞歆.(2021).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下拓展外貿多元化的影響因素與突破路徑.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3),113-129. 汪建新,李茜 & 楊晨.(2019).匯率風險與企業出口.國際貿易問題(07),156-174. 黃鵬,汪建新 & 孟雪.(2018).經濟全球化再平衡與中美貿易摩擦.中國工業經濟(10),156-174. 蒙英華 & 汪建新.(2018).超大型自貿協定的服務貿易規則及對中國影響分析——以TPP為例.國際商務研究(01),44-56. 楊慧輝,汪建新 & 鄭月.(2018).股權激勵、控股股東性質與信貸契約選擇.財經研究(01),75-86. 汪建新,高運勝 & 常影.(2015).中國制造業出口產品價格匯率彈性估計:垂直專業化視角.中國工業經濟(12),67-82. 汪建新 & 黃鵬.(2015).信貸約束、資本配置和企業出口產品質量.財貿經濟(05),84-95+108. 汪建新,賈圓圓 & 黃鵬.(2015).國際生產分割、中間投入品進口和出口產品質量.財經研究(04),54-65. 汪建新.(2014).貿易自由化、質量差距與地區出口產品質量升級.國際貿易問題(10),3-13+143. 汪建新.(2013).“中國出口商品結構之謎”——一個垂直專業化解釋視角.國際貿易問題(07),26-37. 汪建新 & 黃鵬.(2011).價格貿易條件變動、進口關稅削減與中國加入WTO的生產率效應.世界經濟研究(12),3-9+84. 汪建新 & 黃鵬.(2009).金融發展對收入分配的影響:基于中國29個省區面板數據檢驗.上海經濟研究(11),3-13. 汪建新 & 黃鵬.(2009).對外開放與勞動分配比例:基于中國省際面板數據檢驗.國際經貿探索(07),11-16. 汪建新 & 黃鵬.(2009).結構調整、勞動力流動與地區工資差異.國際商務研究(03),30-38. 汪建新.(2009).基于產業升級的生產性服務業的區位選擇研究——以上海為例.理論與改革(02),151-154. 汪建新.(2008).組織內控制權分配:機制設計的視角.南開管理評論(02),61-68.
主講課程: 跨國公司經營與管理、金融市場(外)、國際技術貿易
高級微觀計量經濟學(DBA)
|